朱民获提名拟任IMF副总裁 新兴经济体话语权有望提升
拉加德对朱民的提任, 反映出中国经济加速崛起之后,中国在世界话语权不断增强,正在逐步实现从被管理者到管理者的转换。此外,从更大范围来看,朱民被提名也难以脱离金融危机之后新兴经济体在全球经济中地位提升的大背景。世界经济的变化必然会带来新兴经济体在国际组织中话语权的变化。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新任总裁拉加德7月12日宣布,已提议任命朱民担任IMF新增的第四副总裁。如果此项提名获得通过,这将是中国人首次获得该职位。而IMF自1944年成立以来延续的“一正三副”最高管理层模式也将被打破,副总裁将由原来的三位改为四位。拉加德在肯定朱民个人能力的同时,表示“朱民担任副总裁,将有助于IMF管理层携手应对全球成员国未来面临的挑战,并增强基金组织对亚洲和新兴市场的了解。”7月13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院长丁志杰表示,朱民被提名出任IMF副总裁,不仅反映出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正在全球经济中加速崛起,也说明朱民的个人能力得到普遍肯定。而朱民未来出任IMF副总裁,无疑会有助于提升新兴经济体在IMF中的话语权。 新兴经济体 加速崛起是大背景 对于朱民被提任IMF副总裁,国际媒体给予了普遍关注和报道。英国《金融时报》7月13日报道说,原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朱民本周二被提名出任IMF高端管理层,反映出中国国力正在全球经济中不断提升。美国《华尔街日报》报道认为,提议任命朱民出任IMF副总裁是一个新举动,意在通过任命新兴国家的代表用以平衡IMF的领导层结构。而《纽约时报》则表示,朱民被提名,是拉加德在兑现早先许下的提高中国以及其它新兴经济体在IMF话语权的承诺。 长期以来,IMF一直被欧美发达国家所主导,其最高管理层中也少有来自新兴经济体的人选。然而,近年来随着新兴经济体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和贡献率的不断提升,其要求提升其话语权的呼声也日益响亮。在IMF前总裁卡恩因为涉嫌性丑闻而辞职后,IMF执行董事会内的“金砖国家”代表发表声明,要求在IMF的管理层体现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以提高组织的合法性和有效性。而拉加德在寻求出任IMF总裁之时也承诺说,其当选后将提升新兴经济体国家的话语权。 “朱民被提议出任IMF副总裁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丁志杰表示,中国目前是全球最大的、经济快速发展的发展中国家,而经济总量也已经跃升为全球第二。拉加德对朱民的提任, 反映出中国经济加速崛起之后,中国在世界话语权不断增强,正在逐步实现从被管理者到管理者的转换。此外,从更大范围来看,朱民被提名也难以脱离金融危机之后新兴经济体在全球经济中地位提升的大背景。世界经济的变化必然会带来新兴经济体在国际组织中话语权的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