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安阳数字化城管建设成效显著
近年来,河南省安阳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力推进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使城市管理能力显著增强,解决各类城市管理问题的时间平均减少了1/3。 据了解,安阳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综合应用计算机、无线网络、信息化等先进技术,采用万米单元网格管理、城市部件管理、事件管理等新方法,具有精确、敏捷、高效等优点。此外,12319举报热线与城市管理系统并轨运行,统一指挥、调度、协调、监督、考评系统各责任人的工作,城市管理手段向科学化和现代化方向发展。 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分两期建设。1期工程于2009年11月开工,于2010年建成并顺利通过河南省住建厅验收。1期工程投入运行后,覆盖了安阳市中心城区50平方公里的范围。2期工程将根据实际情况开工,以实现整个中心城区全覆盖。整个系统建成后,将有效发挥市、区等各部门的整体联运效应,建立“三位一体”的城市管理工作机制,真正形成一级监督、两级指挥、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大城管格局。 安阳市在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工作中充分借鉴其他地方的先进经验,结合工作实际进行创新,在建设、指挥、运行、监督等方面取得了多项成果。 安阳市采用企业定向投资、政府租赁使用的市场化运作模式,由安阳市联通公司、移动公司共同投资建设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这种模式进一步拓宽了融资渠道,丰富了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的投资方式,减小了政府一次性投资的压力,充分发挥了企业在技术、网络方面的优势,加快了审批立项进程,推动了系统建设进度,实现了政府、企业双赢。 在机构建设方面,安阳市将市级监督中心、指挥中心合并,成立了市级数字城管监督指挥中心,精减了机构和工作人员的数量。 在流程设计方面,将部门、工作的派遣职能从监督中心剥离,交给指挥中心负责,尽量减少案件处理的中间环节,使监督指挥机制更加高效。 在组建数字城管监督员队伍方面,安阳市坚持专职监督、兼职监督与市场化监督相结合的“三位一体”原则,公开招聘了40名专职监督员,并通过招标确定了一家事件信息采集公司,由其招聘120名监督员。此外,还聘用了350名各行业的职工作为兼职监督员,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方位、多角度采集信息的网络。 为使数字化城管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安阳市还出台了《安阳市数字化城管实施办法》《安阳市数字化城管考核办法》,将数字化城管管理内容纳入市政府对各责任单位的考核内容,并定期召开城市管理工作会议,对各责任单位的综合工作情况进行讲评,表扬先进,敦促后进。参考各责任单位的综合考核结果进行人事考核。 安阳市数字化城管系统自运行以来,成效逐步显现。据统计,该系统1期工程自2010年11月投入运行以来,共立案150660件,结案139198件,每月结案率由运行之初的53%上升至目前的95%,解决了大量城市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安阳市城市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城市形象和面貌明显改善。 提升管理效益。安阳市城管理念由传统的自上而下、领导主导向现在的自下而上、市民导向转变。安阳市数字化城管系统的部件、事件都有“身份证”和相应处理部门。出现问题后,通过迅速整改安阳城市管理系统,克服了传统突击式、运动式、被动式管理等弊端,建立健全现代化城市管理长效机制。 经济效益明显。安阳市数字化城管监督指挥中心“三位一体”的城管监督员队伍在辖区内巡查,及时发现井盖、立杆等部件丢失、被损坏的情况和影响城市形象的各类违章事件,大大减轻了安阳市水务集团公司等12个单位的巡查压力,节省了人力成本。 社会效益显著。该系统有助于调动群众参与城市管理的积极性,使广大群众反映的问题有人管、有人问、有回音、有着落。通过整合公安交通、平安城市建设等多种资源,将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拓展成集突发事件处理、社会综合治理于一体的多领域数字化综合管理系统,在更多领域发挥综合效用,为各项工作提供科学参考,使市政设施损失估量计算变成精确计量。 该负责人强调,安阳市将逐步强化市、县、街道、社区四级数字化管理平台的协调工作,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使城市管理区域精细化,管理部件数字化,管理事件精确化,推动安阳市城市管理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全面提高城市的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 (图片均由记者于飞摄) |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