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成都:强化发展核心 提升城市功能
近日,四川省政府办公厅在省政府网站上发布了《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的实施意见》。意见指出,要重点围绕《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提出的要求,突出抓好全面推进“一极一轴一区块”建设、加快推进天府新区规划建设、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强以西部综合交通枢纽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构建内陆开放高地、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等6个方面的重大任务。 此外,省政府办公厅还发布了《贯彻实施(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具体责任分工方案》,进一步明确了规划中赋予我省各项工作任务的责任主体和工作主体。 以推进新型工业化为核心战略 加强自主创新能力 意见指出,要充分遵循国家规划的以成都、重庆为核心,沿江、沿线为发展带的“双核五带”空间格局,发挥区域比较优势,联动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深化区域合作互动,加快推进成渝经济区四川部分“一极一轴一区块”建设,促进全省区域协调发展。 其中,要强化成都发展核心,做强成都都市圈增长极。把推进新型工业化作为核心战略,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核心竞争力,突出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抓好重大装备、汽车、石化、航空航天、现代中药等优势产业,打造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加快发展现代金融、现代物流、商贸流通、高技术服务、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业,提升服务业规模和层次。同时,充分发挥成都发展核心的引领示范作用,加快成德绵乐同城化进程,加强成都都市圈城市之间资源整合,增强区域辐射带动能力,建设引领西部发展的核心增长极。 嵌入式引进重大产业项目 形成现代产业集群 在提升成都发展核心城市功能,加快推进天府新区规划建设方面,意见提出要高起点规划、高品质设计、高标准建设天府新区,以现代制造业为主、高端服务业集聚,力争再造一个“产业成都”,建成宜业宜商宜居的国际化现代新城区,实现现代产业、现代生活、现代都市三位一体协调发展。 天府新区既要按照重点发展总部经济和循环经济的要求,依托国家、省级开发区和新川创新科技园等重要平台,吸纳聚集一批跨国公司、优势企业和创新研发机构,嵌入式引进重大产业项目,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汽车制造、新能源装备制造、生物技术、新材料、节能环保等先进制造业,大力发展现代金融、现代物流、研发设计、服务外包、商务会展、文化产业等高端服务业,积极发展现代化、精细化的都市农业,形成西部领先、全国一流的现代产业集群。 另一方面,还要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求,坚持集约节约用地的原则,依托多地貌类型,通过山地、水域、绿地等开敞生态空间,促进组团式城市、特色产业板块与生态空间的有机融合,建设城市功能完善、城市品质一流、公共交通便捷、现代文明与特色文化交相辉映的国际化现代新城区。 总结城乡统筹发展试点经验 为全国提供示范 意见指出,要充分运用国家关于成渝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先行先试的政策,着力建立健全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长效机制,推进城乡规划一体化、资源要素配置市场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行政社会管理一体化。积极探索构建新型城乡形态,总结试点经验并逐步推广到成渝经济区四川部分全域,形成统筹城乡发展的制度体系和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为全国城乡统筹发展提供示范。 到“十二五”末 基本建成西部综合交通枢纽 在夯实区域一体化发展基础方面,意见强调要加强以西部综合交通枢纽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共建共享的基础设施网络体系。一方面,突出铁路建设,加快高速公路建设,提升西部航空枢纽的优势地位,加强内河港口建设,规划建设一批物流园区、物流中心,到“十二五”末基本建成以成都主枢纽为中心,以区域性次级枢纽和重要节点城市为重要支撑,以进出川大通道为纽带的西部综合交通枢纽。 另一方面,以“再造一个都江堰灌区”为重点,加强骨干水利工程建设,持续改善农业水利基础条件,推进主要江河河道整治和堤防建设,提高城市防洪排涝能力,加快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确保城乡居民饮水安全,构建防洪抗旱减灾体系、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体系。此外,意见还提出要建成西部最大的清洁能源基地。 加强重要生态功能区建设 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为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增强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意见提出要推进长江上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石漠化综合治理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加强盆周生态圈及长江、岷江、嘉陵江、沱江生态带等重要生态功能区建设,强化易灾地区生态环境建设保护和山洪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防治。完善污染防治体系,提高城镇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能力,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探索新路子 成为中西部最具活力的内陆开放高地 意见指出,要充分把握国家将成渝经济区建设成为深化内陆开放试验区的契机,积极对接国家关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云南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北部湾开发开放等沿边开放战略,先行先试,畅通对外通道,构建开放平台,改善开放环境,探索内陆地区对外开放合作新路子,成为中西部地区最具活力的内陆开放高地。 具体而言,要着力畅通对外开放通道,打通南向经云南、广西至印度洋、东向连接长三角至太平洋、西北向经欧亚大陆桥至大西洋的出海通道,增开通往南亚、东南亚、欧美等国际航线,改善对外开放区位条件,为打造内陆开放高地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此外,意见还提出要立足面向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更全面地融入全球现代产业协作和市场体系,不断提升四川对外开放形象,把成渝经济区四川部分建设成为西部地区之间、东中西部之间、境内外之间开放合作的重要桥梁和门户。 |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