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湖北省仙桃市彭场镇“两型三化”建设
湖北省仙桃市彭场镇作为一个乡镇,自清代建埠开始,便商贸发达,有“小汉口”之称。改革开放30多年来,彭场已发展为以无纺布制品加工为主业的经济强镇,作为“中国无纺布制品名镇”,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将其作为全省“两型三化”试点镇,探索经济创新体制机制的新途径。在仙桃市委、市政府就彭场建设全省“两型三化”示范镇召开专题会议之后,目标高攀的彭场镇委、政府按照省级示范镇的标准看待彭场、建设彭场,以克服改造远比在“一张白纸”上新建更大难度的勇气,力求在过去基础上实现更高更快的发展,把现有的条件作为起点,在此基础上再跳跃、再迈进。 新征程――启动省级“两型三化”示范镇建设 近年来,彭场镇经济总量不断扩大,产业结构逐渐优化,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社会事业持续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明显提升,工业化、城镇化水平居全省乡镇前列,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010年底,彭场镇被确定为全省“两型三化”示范镇建设试点镇。目前,彭场“两型三化”示范镇建设的初步实施方案已制定,明确了先行先试、政府推动、统筹发展、依靠群众的基本建设原则。方案指出,根据市委、市政府部署,通过以扩权强镇为重点的体制机制创新,探索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有效途径,促进彭场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设。 按照要求,成为试点后的彭场镇,围绕“两型三化”建设要求,大胆创新,着力解决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等领域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问题,通过3年时间,将彭场建设成为产业镇、都市镇、绿色镇、和谐镇、全国千强镇。力争在2013年,实现工农业生产总值150亿元以上;工商税收2亿元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8000元以上;出口创汇2亿美元以上。进一步提高城镇承载力;进一步发展社会事业,完善体制机制。 市委书记刘新池就此强调,将彭场作为“两型三化”示范镇建设意义重大,务必要全力以赴,大有作为。 市长冯云乔则指出,召开现场办公会标志着彭场向建设“两型三化”示范镇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下一阶段务必要全力以赴,搞好试点,抓出成效。 新思路――无纺布产业群向更大更强挺进 一个产业托起一座城镇。作为“中国非织造布名镇”,彭场历史打下了深深的特色产业烙印。 数据显示:彭场镇218家工业企业,其中有近170家无纺布制品加工和配套企业,从业人员2.5万人,年产值50亿元,年入库工商税收过亿元,出口创汇1.25亿美元,年出口创汇占全市出口创汇总额的40%以上。 建大龙头。首先引进大龙头。引进中国恒天集团,首期拟投资2亿元,新上高档无纺布生产线;引进湖北兆基实业公司投资5亿元新上无纺布产业服务中心。其次培育大龙头。支持新发、嘉华等本土企业,在相关部门支持下新上最先进的莱芬豪舍纺熔布、双阻份水刺布等生产线。再次是整合形成大龙头。通过引进中国华泰控股集团,投资建设1000亩的无纺布产业园,让相关企业统一入园,整合上市。力争用3~5年时间,形成一批产值过10亿、20亿乃至30亿的项目与企业。 建大集群。按照无纺布产业发展规划,大力推进同类企业扎堆发展,今年新增无纺布企业厂房面积18万平方米;大力推进关联企业集群发展,今年新开工无纺布仓储、物流、展示、交易、研发和检测等服务设施6万平方米,新上生活类制品企业与相关配套企业8家。 目标是明确的:把彭场打造成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中国无纺布之都”。与此相伴,全面加快无纺布卫材产业规模扩张、集群集聚、升级改造和链条延伸步伐,当是彭场“十二五”的首选目标。 新亮点――工业强镇擦亮特色农业名片 在江汉平原,彭场是一个工业强镇,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近年来,彭场农业已经趟出了一条富于自身特色的发展路子。 彭场镇政府2011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披露: 今年,该镇围绕农业现代化发展目标,按照“路拉直、田成方、渠通畅”的标准,重点加强农业特色产业基地、农田水利和田间道路建设。 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上,该镇更是明确提出了系列目标――积极探索、规范土地流转机制,流转土地5000亩,转移农户500户进镇、进社区;大力发展中介服务组织。重点支持农鑫水产合作社扩规增效,同时新发展3家专业合作社和2家交易市场;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支持一批农产品加工企业技改、扩规,满足优质稻板块的生产与销售。 今日彭场,不再只是在车间里编织未来,他们同样在田埂上播种着希望。 新形象――和谐组织夯实基层基础 “和谐稳定”是发展第一前提。 彭场镇党委高度重视基层党建工作,严格按照“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要求,健全责任体系,加大投入保障,加强氛围营造,确保基层党建工作责任明确、领导有力。 ――对基层党建工作经费实行重点倾斜、重点保障。近年来,先后投入400多万元对村级没有阵地和阵地不能满足要求的29个村进行新建、改扩建。对集体经济薄弱、年办公活动经费不足2万元的村,在市财政补贴基础上,每年拿出10多万元进行补贴,确保村级组织正常运转。为50名村主职干部办理养老保险,为160多名离任村主职干部发放生活补贴。建立村干部工资待遇正常增长机制。 ――推行“五议五公开”工作法。集民意、定议题、征意见、审议案、成决议,对村级重大事务进行民主决策、全面公开,推进村级管理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2010年,全镇共召开村代会403次,议成各类事项357项。 ――建立“三包三联系”工作机制。即领导包片、驻村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村民小组长、议事会成员、党员联系农户,通过“三包三联系”,走访党员群众500余户,征求各类意见建议300多条,解决各类纠纷100余个,办实事400余件。 ――健全对话协商机制。大力开展“民主恳谈日”活动,让干部与党员群众当面对话、现场协商,不断拓宽民意沟通的载体和渠道,强化对基层干部权力行使的监督和约束。 创新创业,平地起高楼,浓墨重彩抒写奇迹; 开放开发,乘势飞九天,群英荟萃再铸辉煌。 肩负省级“两型三化”示范镇的荣誉与责任,今日彭场正迈着铿锵的脚步,向着新型城镇的目标昂首挺进。 |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