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济源节水减排促进科学发展
近年来,河南省济源市通过建设机构、加强宣传、强化管理、完善制度等措施,使各单位和广大市民主动参与到创建活动中来,节水意识深入人心。 2006年,济源市提出了创建节水型城市的目标,提出了“硬件上项目、软件上管理、创建上水平”的工作要求,建立了《济源市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责任工作台账》,将创建任务层层落实到20个责任单位,强力推进节水型城市创建各项工作。 该市成立了创建节水型城市领导小组,颁布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制订了《关于加强市级财政节水专项资金管理的办法》,实行问责制、消号制,定期督察,落实检查通报,以确保创建工作顺利开展, 为了深入持久开展节水工作,济源市编制了《济源市水资源综合规划》、《济源市节约用水中长期规划》,建立节水统计制度,实施计划用水和定额管理,强化自备井管理,积极推行水价改革,强力落实节水“三同时”制度和节水型器具标准,建立健全了节水考核体系。 该市大力实施“工业出城、项目上山”发展战略。在山区建设虎岭、玉川两个产业集聚区,并配套建设污水处理厂,将污水和工业废水集中处理。严格执行水污染防治法,深入开展环保“严查”活动,集中整治了一批长期超标排污的行为。 在排放环节上,济源市重点加强了污水处理和中水回用设施建设。在原有日处理能力5万立方米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和4万立方米的中水回用站的基础上,又建设了日处理能力5万立方米的污水处理和中水回用二期工程,配套建设污水管网83公里,并出台了《加强再生水价格管理实施办法》,将污水处理厂处理的中水全部回收利用于华能沁北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内冷却水循环系统。 该市积极推广应用节水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实施一水多用、串联使用等节水工艺,降低单位产品耗水量。对于用水量大的工业企业,要求配套建设污水处理和中水回用设施,有效提高了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2008年以来,全市工业企业共实施节水技改项目50余项。 同时,济源市出台了《济源市雨水中水利用管理规定》,对贯穿市区的湨河、蟒河实施了综合治理;对城市排水管网进行了雨污分流改造,收集雨水直接排入河道,并在河道内逐级修筑溢流坝,拦蓄河水、雨水,以涵养地下水源。该市工业企业、学校、社区等单位也积极建设雨水收集利用设施,收集雨水用于补充水源及绿化景观用水。 此外,该市还深入开展节水主题宣传活动。市领导亲自走上街头宣传节水知识,同时,还举办了中小学生节水绘画、节水征文大赛等一系列活动,并建设了节水宣传一条街,通过设立咨询台、制作节水广告牌、节水纸杯等方式进行广泛宣传。两年来,全市惜水、爱水与节水意识已蔚然成风。 |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