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地方动态 四川建筑新闻 查看内容

四川新北川再生:小城市遇上大社会

2013-8-27 20:43|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175| 评论: 0

摘要:   5月5日一大早,老张就从五公里外的永昌镇买回了做买卖的食材,饭馆按时开门仍是他当天雷打不动的事。前几天,因为五一节大量涌入的游客,他经营的饭馆一度陷入无饭可吃的状况,至今仍令他记忆犹新,为此他不得不 ...

  5月5日一大早,老张就从五公里外的永昌镇买回了做买卖的食材,饭馆按时开门仍是他当天雷打不动的事。前几天,因为五一节大量涌入的游客,他经营的饭馆一度陷入无饭可吃的状况,至今仍令他记忆犹新,为此他不得不学会开始有“先见”地筹备每天生意所需的食材。

  这是老张搬入新县城的第82个日子了。像老张一样每天张罗着生活的北川生意人如今已越来越多。这让新县城的风情商业街“巴拿恰”也渐渐变得人声鼎沸。每天数以百计的游客从各个地方慕名而来,不时塞满了原本空旷的街道角落,周围新设的停车场也几乎没有了空位。他们大都在此合影留念,惊叹于这座新县城的光鲜与美好,而后则带走一大袋精美的土特产或工艺品。

  这正是诸如老张以及新北川管理者们所乐于看到的。以商带城的经济发展模式在此概莫能外。如此的商业繁荣也很难将其与一座因地震而异地重建的新城联系在一起,而更多让人感觉到的是一个风景名胜景区的现代气息。或许正如“巴拿恰”羌语所定义的一样——做买卖的地方。

  不过,与这里的繁华相比,分布于商业街几个街区外的集中安置居民区则显得安静许多,除了偶尔能听见一两家因房屋装修而带来的嘈杂声外,宽敞明亮的小区却鲜见人走动,底楼临街铺面也大都还没开门展业。与原本从商的老张不同,这里大多因占地安置的当地农民则因城市化进程过快的问题而显得有些难以适应。而生产方式的快速转变与生活成本的急剧提升已成为他们面临的难题。

  “如何将城市的生活变得有序、融合,新的社会关系的建立必然还需要时间来磨合。”北川宣传部副部长何锦如是说。在他看来,居民生活水平与社会关系将逐步走向成熟。

  新北川再生:小城市遇上大社会

  小城崛起

  作为汶川大地震唯一异地重建的县城,北川新县城的“特殊性”从始至终就受到世人更多的关注。“三年重建,两年基本完成”也在北川震后的第二年头最早实现。

  2010年9月25日,山东省援建北川新县城项目和委托山东承建项目全面竣工,并整体移交。同年12月18日、23日,也就在开工建设两年半后,整齐划一的新县城安置小区获正式入住。

  记者获得的资料显示,前后两天,全县共计7397户(3504户老县城建成区居民、3893户新县城拆迁安置群众)居民通过摇号分得新房,约占需安置总数的96.5%。截至目前,已缴费并领取钥匙7243户(其中,老县城建成区入住新县城群众3460户,新县城拆迁入住群众3783户),约占应缴户的97.9%。

  2011年1月5日,北川巴拿恰商业步行街也正式对外招租。3月10日,其首批招租工作顺利完成后,来自全国各地103家特色商户获入驻,其后的4月20日,该商业街正式开街迎客。与此同时,位于新县城尔玛、禹龙、永昌、新川等四个安置小区的商业铺面也随之先后启动招商,截至目前尚在进行。

  显而易见,在住房首先完成安置的稳定前提条件下,商业氛围的逐步营造已让北川新县城的城市发展开始走上正轨。

  据记者了解,巴拿恰商业街是北川新县城十大标志县建筑之一,也是川西北最大的特色文化旅游商业街区。按照北川政府的设想,目前新县城正是利用巴拿恰的高人气和知名度,使其作为对外推广的平台。

  “通过引入北川的名、优、特产品,通过这条重要的销售渠道,大力发展山区特色农产品,带动山区、畜牧业、食品加工业的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北川某政府人士如是说。据其预计,2012年,巴拿恰及小区门面总销售收入将达到1.8亿元以上,直接带动就业10000余人。

  除此之外,为落点产业,新县城还规划建设了北川—山东工业园和农业产业示范园,总体建设面积达1.4平方公里。目前已签订正式投资合同并建成投产的企业33家(山东企业24家),总投资约19亿元(山东企业约16亿元)。而另一个总投资1.8亿元的北川维斯特现代农业高科技示范园,预计建成后直接带动北川产业基地发展,直接和间接带动10000多人实现就业。

  何锦认为,三年重建任务,新北川已基本超预期实现,住房搬迁及产业配套等都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