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山:“大保护”格局逐渐形成
“生态胜地,休闲天堂。”在长白山旅游的保护开发中,长白山管委会始终坚持一条底线,即保护优先。在保护开发实践中,坚持“宁肯荒,不可慌”的理念,再小的生态不破坏,再大的利益不动摇。 长白山“大保护”格局已逐渐形成。广泛开展护薇、护蛙、红松种源保护、反盗伐反盗猎等专项行动。保护恢复、巡护救助、监测监察,以及红松种源保护取得极佳成绩。长白山自然博物馆建成开馆,堪称国内一流。在保护区内设置了24个监测样地、18条蹄类野生动物监测样线,长白山被确定为全国东北虎种群恢复优先区。对景区实行封闭管理,景区步行栈道、运送游客车辆等设施建设,一律从环保理念出发,对景区服务质量实行标准化规范管理。通过遥感解译评价统计,长白山规划管理区环境质量为“优”等级。 如今的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已经形成类型齐全、布局合理的自然保护区网络。在自然保护区内,飞鸟低翔,野生动物自由繁殖栖息,风景如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长白山管委会邀请国际一流设计公司,对长白山生态旅游形象进行整体策划,对《长白山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进行修编,通过国内媒体打造“观光胜地,度假天堂”的品牌形象;聘请国内品牌设计公司,成功推出高水准、广泛认可的长白山形象标识系统。通过深入挖掘和广泛宣传,长白山“原始、源头、元气”和“神奇、神圣、神秘”的大文化内涵,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 今年,长白山管委会举全区之力,启动“项目年”建设。重点在生态、旅游、基础设施领域,加大投资力度。大批客商云集,大批项目落地:环长白山旅游公路竣工通车;白溪旅游度假区一号酒店、“紫玉·池北湾”工程开营在即;投资120亿元的长白山卡森国际综合旅游度假区综合开发项目正式开工…… 在“十二五”大幕开启之际,长白山吹响了新一轮大发展的号角。到2015年,全区旅游总人数将达到62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62亿元。倾力打造六大旅游产品体系(生态之旅、运动之旅、自驾之旅、养生之旅、冰雪之旅、民俗之旅),集中培育六大主题旅游小镇(温泉小镇、艺术小镇、生态小镇、养生小镇、运动小镇、滑雪小镇)。 长白山投资“洼地效应”凸显,新兴的国际生态示范区呼之欲出。总投资280亿元的长白山林泽府邸项目、长白山和平温泉滑雪项目、长白山环水明珠项目、长白山温泉宾馆项目、长白山地热资源综合开发利用项目、长白山湿地酒店项目、长白山商业步行街项目、长白山旅游生态工业园开发项目、长白山4D影院项目、长白山满族文化风情区项目等,正被国内、国际知名企业所青睐。随着一个个大项目的落地,生态、和谐的长白山生态旅游新格局正在形成,并在吉林打造“大长白山生态旅游圈”的进程中日益凸显出龙头带动作用。 |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