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建筑材料 查看内容

无负压供水:“革命”的路还很长

2011-8-2 00:00|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513| 评论: 0

简介:一项发明专利改写了国家禁令 用触目惊心来形容我国城镇供水二次污染一点也不过分。曾有过统计,据对我国35个城市的调查表明,出厂水经管网输送到用户尤其是高层楼的二次供水后,自来水不合格率增加20%%左右。二 ...

一项发明专利改写了国家禁令

用“触目惊心”来形容我国城镇供水二次污染一点也不过分。曾有过统计,据对我国35个城市的调查表明,出厂水经管网输送到用户尤其是高层楼的二次供水后,自来水不合格率增加20%%左右。二次供水污染亟需治理。而完成这项污染治理、掀起城镇二次供水革命的就是青岛三利集团。

青岛三利集团是1992年起身于山东省临朐县的民营企业,创始人是农民企业家张明亮。张明亮早年从事电器生意,1992年他把变频技术应用到给水设备上,发明了变频供水设备,并创立三利自动化供水设备厂。1993年9月,经过山东省科学技术委员会鉴定,这一新技术、新产品填补了省内空白,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生活供水二次加压站已经是居民小区和城市高层建筑给水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但由于管理不善和水池、水箱缺乏定期的清洗、二次消毒措施失效以及系统本身的缺陷,造成的水质二次污染已直接影响了供水水质安全,甚至产生了严重的水质污染事故。

两件事给张明亮触动深刻,直接触发了他发明无负压给水设备的动力。

1995年,张明亮为青岛一个大型国有企业的宿舍楼安装给水设备,这个楼因为原来设备落后,五楼以上4年都没有上过水。这个实力雄厚的公司,用当时最先进的材料建造一个大水池,张明亮看到建筑工人赤膊在水池里施工,垃圾一地。水池建好后放满水,能看到烟头、方便面袋等污染物漂了一层。更刺激张明亮的是,住在五楼的一位70多岁的老妈妈看着哗哗流水的水龙头欢天喜地,她不用再到楼下去拎水了。其实,她还不知道她喝的水已经严重二次污染了。

还有一次给潍坊的一个银行安装设备,这个银行的生活用水加上消防的用水,要建一个容量800吨的大水池,张明亮看到施工时工人就在水池里大小便。

张明亮非常受刺激:这样的供水状况怎能持续下去?

他琢磨怎样才能避免二次供水的污染,问题的关键就是如何取消水箱、水池,解决水泵不能直接串接到市政水管上,国家供水条例有“禁止外接设备在自来水管网上直接抽水”的硬性规定,以免因为有负压造成自来水管网压力大幅度下降、压力不稳定、管网遭损害,影响其他用户用水。他认为要想彻底解决二次供水存在的污染难题,单靠改变供水设施如水池、水箱的材料是不行的,因为那样还是开放式结构,无法做到密封,有空气进入就会带进细菌等微生物,就要产生污染。所以他把研究目标锁定在解决外接设备上,让设备直接市政水管。张明亮先后请了17位国内顶尖级的供水专家研讨咨询,专家一致否定了他的设想,因为国家法规不允许。

张明亮没有放弃自己的想法,由6个不同专业的科研人员组成了课题组,开始了跨学科联合攻关。1997年,张明亮最终采用真空抑制技术和稳流补偿技术紧密结合达到了研究的初衷,生产出的设备可以直串接市政水管,对管网不产生负压,从而引发了二次供水方式的一场革命。山东省科委1998年3月对这项名为WXG型变频调速无吸程(无负压)管网(管道)增压给水设备的科技成果给予鉴定,专家认为填补了国内空白。国家知识产权局1997年就将该产品的专利证书授予了三利,2000年,科技部等五部委将这项产品列为“国家重点新产品”。三利成为中国无负压供水技术的首创者。

创新才有出路

在采访中,记者强烈感觉到了张明亮这位农民企业家不同寻常的思维方式。他说,三利人容易的事不做,因为容易的事不值钱。趋同、趋众是人的天性,也是绝大部分人的惯性,但是三利倡导改变常人、常规、常做法的先天性意识,不断创新,开拓进取。从创建企业初期的产品定位,到企业目标的定位,企业的发展路子、管理模式、用人办法等事事处处都体现着三利的独特与超前。三利自主研制的无负压给水设备,彻底改变了传统供水设备投资大、耗能高、污染严重、占地面积大的弊端,开创了用高新技术提高我国城镇供水质量的新格局,三利集团也成为供水行业内获得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推广新产品殊荣的民营企业。

张明亮说,三利的创新源于专注客户的需求、市场的需求。在这寸土寸金的年代,用户的地下泵房、楼梯走道也各不相同,唯有设备体积不断减小才能更容易地进入甲方工地,及时安装,给用户送上便捷的自来水,所以市场需要厂家改进设备外观,减小体积,这就需要供水设备不断创新,改进制造工艺,选用智能化、模块化的产品来增加人工智能,减小设备体积。根据市场的需要,经过三利公司技术人员的不懈努力,一种新型的无负压(无吸程)管网增压给水设备——WWG(II)系列全自动无负压(无吸程)管网增压给水设备研制成功。该设备突破了传统的无负压技术,并在设备配置和智能化操作上进行了重大改进,精心的设计,先进的制造工艺,良好的人机交互操作平台,机电集成式一体化,智能化,模块化使三利的给水产品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其创新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要求,也大大提高了自身的生产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和维修费用。

三利集团利用了两年的时间,于1999年正式推出了FRMM远程监控、监测系统,它为供水设备的远程控制提供了智能网络化解决方案,彻底解决了现有设备管理落后、人员劳动强度大的弊端,率先实现了供水设备“从人工看护到自动预警,从必须现场人工监测到远程网络监测,从必须到现场人工控制系统到到远程网络遥控启动,从必须到现场观看设备状况到稳坐千里之外的监控中心即可监视设备。”该系统集成了当前计算机、信息化管理、自动化控制等领域的最新技术。该产品获得了三项国家专利,并获得2001年“国家重点新产品”奖,2002年被列为“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

别让“李鬼”搅乱市场

作为一家具有强烈创新意识和前瞻性经营理念的高新技术企业,产品11次升级换代,三利非常注重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他们现在已拥有各种专利技术1440余项,全面覆盖了其产品的各个方面。但是,他们对有些东西还是无法保护,一些厂家将自己的产品改头换面后以无负压技术的名义销售,导致很多用户采用了所谓的无负压供水设备却没收到理想的效果。

给水设备是一种特殊的产品,关系到千家万户的用水需求和安全,现在也有很多厂家以价格作为竞争要素,而有的用户也是以此为取舍标准,根本不考虑设备的性能与质量。据了解,给水设备的生产不像其他产品那样可以以流水线的方式成批制造,而是根据不同用户的需求量身定做,这就决定了它的成本不会随产量的增加而降低,如果同类型的产品价格相差悬殊,低价位产品的质量不能不让人怀疑。由此联想到,现在人们之所以青睐名牌商品,因为名牌是一种信誉保证。

为什么会一下“冒出”上千家企业生产“无负压”供水设备?张明亮说,三利研制这项技术时没人看好,甚至遭到了社会和同行的嗤笑。但当他们研制成功且销售形势看好后,有些合作企业就仿造三利的产品,因为无负压的核心技术是由三利发明的,并实行了严格的技术保密措施,这些企业就用偷梁换柱的方式替代无负压技术,有的甚至也申请了专利,虽然我们发现后申请专利复议,最终国家知识产权局也撤消了某些厂家的专利,但他们还是打着无负压技术的幌子继续销售。还有一些生产其他供水设备的厂家如制泵企业、不锈钢水箱企业等,因原产品市场已经饱和或衰退,看是为了配套供应占领市场,同时到无负压产品前景广阔,无论技术实力是否允许也开始生产。

张明亮说,二次供水设备行业市场非常大,三利不可能全部占领,大家完全可以凭实力在市场上公平角逐。我们不反对竞争,竞争能促进行业进步。但张明亮对现在市场的混乱状态亦表示出担忧。他不是担心三利的利益会受到侵害,而是担心假冒无负压产品对社会、对用户的伤害。

收藏 邀请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