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源地面辐射供暖系统的分类探讨
简介: 地暖(地采暖、地面供暖或低温地面辐射供暖)是指采暖空间所需要的热量是由置于地板内的供热系统提供的一种供暖方式,这种供暖方式与另外一种供暖方式——散热器、电暖气和冷热空调等以对流传热为主的供暖方式— ...
地暖(地采暖、地面供暖或低温地面辐射供暖)是指采暖空间所需要的热量是由置于地板内的供热系统提供的一种供暖方式,这种供暖方式与另外一种供暖方式——散热器、电暖气和冷热空调等以对流传热为主的供暖方式——有所不同。地暖主要以热辐射形式由地面向房间提供热量,符合“足热头冷”的人体生理需求特点,是国外推崇的一种供暖方式。其实任何一种供暖形式都存在“对流、传导和辐射”三种传热方式,只是这三种方式之间的比例不同罢了。但尽管目前国内外的相关文献资料均没有明确规定辐射热所占比例达到多少才可以称为辐射供暖,人们还是乐意将地暖通称为“地面辐射供暖”。 在供暖实践中,出现了很多以地暖为主要供暖方式的地暖系统,这些系统大体上可分为水地暖系统和电地暖系统两大类。习惯中,人们通常将水地暖系统简称为“水地暖”,将电地暖系统简称为“电地暖”。 水地暖的热媒体是加热后的热水,其散热末端主要是盘管。在水地暖系统中,热水的循环是由循环泵完成的,电能通常作为驱动能源。水地暖主要由加热热源、集分水器及水循环泵、温度控制系统和地面水盘管散热末端等几个主要部分构成。 水地暖的供热末端大致相同。不同的热源形式构成了不同的水地暖系统。近年来随着提供地暖用热水的各种热源形式的出现,单讲水地暖已经很难让人迅速了解系统的构成,因此水地暖应该做次一级分类。水地暖可以从很多角度进行分类,而我们倾向于以热源为主的“热源+地暖形式”的分类法。如:以锅炉为热源的水地暖系统可简单叫做锅炉水地暖,又可细分为电锅炉水地暖、燃气锅炉水地暖、燃煤锅炉水地暖;以热泵为热源的水地暖系统可简称热泵水地暖,又可细分为空气源热泵水地暖、水源热泵水地暖、地暖热泵水地暖。此外还有地热水地暖、电厂余热水地暖、燃气壁挂炉水地暖、太阳能水地暖等等。 至于在系统名称上是否应该含有诸如“辐射、低温”之类的其它成分,从而出现“燃气壁挂炉低温热水地面辐射供暖”这样的说法,我们认为值得商榷。因为地面温度不超过摄氏30度的标准要求就已经决定了地盘管内水温不能太高;而由于辐射传热本身就是地暖的主要传热方式,因此没有必要在名称上加入“辐射”的字眼进行强调。名字应该越简洁、越明了越好。 与水地暖相对应,电地暖是指以电作为能源,将电加热体铺在地板下、直接实现电热转换的供暖系统。电地暖主要由控制(温度控制和电器安全保护)系统和地面供热系统这两个子系统构成。 按照“热源+地暖形式”分类法,目前市场上的电地暖可分为发热电缆电地暖和电热膜电地暖两大类。以发热电缆为发热体的电地暖根据电缆的构造又可分为单导(单芯)和双导(双芯)发热电缆,按功能性又可分为自限温(英文缩写PTC)和非自限温发热电缆。因此发热电缆电地暖又可细分为单导(或单芯)发热电缆电地暖、双导(或双芯)发热电缆电地暖、PTC发热电缆电地暖等(见地暖分类表)。 关于“电热膜”,在国内外的教科书和词典里均难以查找到它的准确定义,似乎可以这样定义:“能够实现电热转换、具有薄膜状结构且表面均匀发热的电加热体”,根据这一定义,我们将国内外市场上的类似产品划分为四种类型,即:印刷油墨型、碳纤维型、金属丝(片)型和高分子型电热膜。 这四种类型的电热膜都有用于地暖工程的案例,因此相应的电热膜电地暖也由这四种类型组成(见地暖分类表)。 以热源为主体进行分类,其优点在于名称本身能直接给人传递地暖形式、热源类型两大信息。按照划分等级不同可以给出更详细的地暖系统构成的相关信息。另外,随着地暖技术的进步,新出现的水地暖和电地暖系统,可以根据上述分类法简单进行归类。 目前在市场上出现的其他地暖称谓,如薄型地暖、毛细管网地暖等等应该都包含在上述类别之中,只是在名称上强调了系统的某一特点,如果对之归类也应该归在更次一级的级别上。上述地暖类别的划分及描述是否得当还有待于专家、学者和广大地暖人士指正,更希望行业主管部门能组织人力予以研讨,匡正地暖界目前分类和用语的混乱现象,确保地暖行业的良性发展。 作者简介:王安生,毕业于日本国立鸟取大学,获生物资源科学博士学位。1997年回国创业。现任北京新宇阳科技有限公司、清华索兰环能技术研究所、北京保时洁精细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致公党中央留学工作委员会委员、北京市海淀区第七、八届政协委员、区侨联常委、中国地面供暖委员会电地暖专家、中国节能产业委员会专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