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战略推进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
中国的最大特点是人口众多。因此,尽管人均能耗远低于一些发达国家,但能源需求总量大,加之中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不良,且能源效率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日趋严重。基于我国能源、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我想提出五大战略建议,前三个称为三种概念的绿色能源。第四个是针对我国能源缺口,提出加强国内资源勘探,利用国外资源做补充。第五个战略是加强生态保护,建设生态文明。 战略一:节约能源,提高能源效率,是一项巨大、廉价的优质能源,是零污染的绿色能源,也就是把节能作为一种能源。节能怎么是绿色能源呢?我们把很多能源浪费掉了,现在通过节约拿回来,这就是一项巨大的、廉价的优质能源,所以节能是零污染的绿色能源。 关于如何节能,我有四点建议:一是转变观念。真正落实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目标,而不是又快又好,确立科学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观念。二是构建节能的制度体系。需要有力的"节能法"和执行措施,使节能走上法制轨道,并深入人心,切实落实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方针。三是构建以技术保障体系为支撑的节能、高效的生产体系,转变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推行低能耗建筑、发展新型节能减排汽车、推广节能灯、LED等。我们不能满足单位面积能耗达到国际一般水平,中国人多房子多,必须让自己的单位面积能耗低于国际平均水平才能持续发展。每年全国的照明大约3000亿度电,如果都改用节能灯,可以节约1000亿度,比长江三峡每年发电800亿度都要多。四是构建节约型消费体系。在全社会倡导适度的物质消费、丰富的精神追求的生活方式,要越来越多的国人有这样的共识,富裕不等于奢华和奢侈。 战略二:多元发展,加快可再生能源和核能发展,改善能源结构。从大规模运用昨日阳光,过渡到大规模运用今日阳光,这是世界能源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国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一部分技术已日趋成熟,包括水电、风能、太阳能在内的可再生能源早晚会成为我国的替代能源、主流能源之一。水电有发展潜力,风力发电是目前我国最具有大规模产业化前景的可再生能源,2020年装机容量有望达到3000万千瓦~8000万千瓦。 我国太阳能资源丰富,可利用率大。我国的太阳能热水器使用率世界第一,太阳能热利用占了全世界的70%;太阳能还能通过光电效应来发电,发展太阳能电池。 此外,还有生物质能源,发展方向包括沼气、生物质发电、生物乙醇、生物柴油等。垃圾燃烧发电或以其他方式资源化也是一个重要的方向,是我国今后发展的一件大事。 目前,我国已明确了积极发展核能的方针。核能不属于可再生能源,但是一种洁净能源,到2020年可以占到电力的4%。 战略三:大力推进煤的洁净化技术,使煤这个黑色能源绿色化,使这个可爱又可恨的黑煤老大,变成人类绿色的好友。洁净手段一是目前火电站推广的脱硫、脱氮技术等;二是提高燃煤效率,加强超临界和超超临界火力发电技术应用,淘汰落后的发电机组;三是加强循环床煤燃烧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四是研发碳捕捉及封存和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技术及二者的结合,这是值得我国科研人员和企业努力去做的事情。煤的洁净化利用有多种技术途径,需要更有力的研发推广措施,制订具体定量的发展目标。 战略四:加强国内资源勘探,利用国外资源作补充。我国现在探明的可采石油储量有30多亿吨,但专家预测的储量在150亿吨以上,勘探潜力大。同时,加大天然气和煤气层开发对改善能源结构、减少生态环境污染和安全生产都有重要意义。为满足我国经济发展的巨大需求,还必须适当进口,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 战略五: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生态文明。从一个号令自然的主人,到一个善待自然的朋友,是一次人类意识的深刻觉醒,也是一次人类角色的深刻转变。环境友好型社会要在生态文化的支撑下,实现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双赢,实现社会经济活动对生态环境的负荷最小化,将其控制在资源供给能力和环境自净容量之内,形成良性循环。十七大提出生态文明理念。生态文明的三个重要特征是:较高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卫生保健体系和公正合理的社会制度。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形态、新阶段。 我国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是有路可走的,但是走好这条路并不容易,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在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中,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伟大事业。这不仅仅是解决我们自己的问题,更是对全人类的重大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