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建筑材料 查看内容

钢厂轮番涨价推动华东地区板材上涨

2008-1-10 00:00|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314| 评论: 0

简介:进入九月份以来,从华东中板市场来说,无论普板也好,品种板也好,其终端用户的需求可以说并无明显好转,但目前华东地区的济钢、上三、南钢、新余等钢厂纷纷上调其中板出厂价,有的钢厂甚至在短短几天内数次上调其品 ...
进入九月份以来,从华东中板市场来说,无论普板也好,品种板也好,其终端用户的需求可以说并无明显好转,但目前华东地区的济钢、上三、南钢、新余等钢厂纷纷上调其中板出厂价,有的钢厂甚至在短短几天内数次上调其品种板出厂价格。笔者了解的是品种板目前可以说还没有形成真正的有效需求,之所以钢厂频频涨价,我们不妨从以下几方面找找其原因所在:

1.近日由于华东的上海、无锡、杭州等地锅炉、容器板资源较为匮乏,钢厂方面把锅炉容器板的价格定的很高。继上三上调10月份锅炉、容器板价格100元/吨以后,南钢9月9日也相应的上调了锅炉、容器板的出厂价,其中杭州地区出厂价更是上调高达110元/吨!目前上三、南钢两厂减掉优惠后的现款价分别为:上三20g和16MnR的价格(厚度12-20毫米)分别为4900元/吨和5050元/吨;南钢20g和16MnR的价格(厚度12-20毫米)分别为4840元/吨和4990元/吨。其中上三是十月份的期货价,南钢则是现货价,只不过上三九月份价格稍低于南钢,但南钢锅炉、容器板是探伤出厂的,又存在一个探伤成本的问题。这样看来以到达上海地区的价格参照来看,上述两厂的出厂价格其实已经差不多。而华东另外一个锅炉、容器板的主要生产厂家济钢早先在8月27日也已上调了其锅炉容器板的出厂价,上调后的价格已经不低于南钢和上三。这样华东地区主要的锅炉、容器板生产厂家出厂价格都已经很高,对九月份华东地区的锅炉、容器板市场价格无异会起到一个积极的支撑。但虽然钢厂意欲撑起市场一片天地,经销商却大都有苦难言,甚至有大户对钢厂这种有点急功近利的行为颇有微词。虽然目前天气转凉,下游锅炉、压力容器的生产厂家限电拉闸现象已经不复存在,但宏观调控下的许多锅炉、压力容器、封头厂资金周转顿时差了很多,需求比五月份前降了不少。虽然目前市场资源很少,但那也是钢厂前期没有生产多少锅炉、容器板所致。并非是市场需求的原因。钢厂上调出厂价无疑对经销商的销售加大了难度,因为他们大都不采取主动拉动市场价格,因为根据利润最大化和销售最利原则,他们目前手上没有资源,钢厂这样做是对他们一点好处都没有的。有上海某经销上三和南钢锅炉容器板最大的大户经理告诉笔者:他们已经从华东另外一个生产厂家新余钢厂预订了500吨计划,虽然新余钢厂才生产锅炉容器板不久,相比上述三家钢厂的牌子没有那么响,而且由于以往新余的板子由于负差过大,用户对其质量并不放心。但价格的低廉又是其优势所在。在较低级别用途的锅炉容器生产行业中是具有一定市场的。

2.从目前低合金板和普板价格的上涨来看,笔者认为主要是由于资源和成本因素造成的,而并非是由于其有效需求造成的。因为资源方面,目前各钢厂中板产能释放基本已到极限,加上近期国内中板出口增加,进口减少的事实,后期中板资源市场投放量将非常有限。这其中低合金板的市场表现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因为目前各钢厂都相应的减少了低合金板的生产计划,且加大了出口,国内市场投放可以说比以前大为减少,但市场上低合金板的价格目前可以说还是和普板差不多。尽管目前价格稍有上涨,但那也是由于其生产成本的原因强行涨起来的,而不是有低合金板的有效需求推动起来的:要知道低合金板的成本比普板至少要高100元/吨,各钢厂也无一例外的把低合金板的出厂价定的比普板高100元/吨以上。但缺乏有效需求的低合金板市场始终疲软,而五月份是我国钢构业的一个分水岭,五月份以后也注定是低合金板经销商的伤和痛,以往非常抢手的低合金板沦为和普板同价的地步是由于工矿用和钢结构用低合金板需求的减少也就是说国家宏观调控的原因所致。低合金板其实是品种板中级别最低的一种,也是价格和普板最接近的一种。

3.船板方面由于国内造船行业依旧强劲,且由于国际谈判进展方面的原因,目前国内造船厂已将目标转向中国国内的钢厂。因此目前华东地区各船板生产厂家也纷纷上调价格,市场行情顿时也一涨再涨,以华东地区各主要船板生产厂家的出厂价来说,其出厂价(厚度12-20毫米)都已突破4800元/吨,市场上的造船板价格也已经突破4950元/吨(厚度12-20毫米)。从此波华东船板行情的推动来说,钢厂是主要的动力,但从目前下游行业的价格承受程度来说,目前造船厂家对国内船板过高的价格也已显得无可奈何。

4.另外,以目前锰铁合金市场上涨强劲势头来说,钢厂品种板的生产成本增加,钢厂从成本考虑也需要增加其出厂价?

不管如何,从此轮市场行情来看,钢厂要显得比经销商更主动一些,毕竟从钢厂方面来讲,获取最高的利润是其宗旨,但一味的不顾市场和用户的反应上调出厂价格,恐怕到时会适得其反。毕竟,终端用户对产品的需求程度,才是价格合理制订的依据。


摘自《钢市快讯》

收藏 邀请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