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感冒 陶瓷发烧?(专稿)
美伊战争已经是剑在弦上,一触即发了。美伊战争对石油油价的影响已经是无庸分析了,而石油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基础能源,牵其一发则动各业之身,对于建材行业来说,受影响非常明显的就是陶瓷业了。 油价上扬 陶瓷涨价? 油价上涨除了对燃料成本的影响外,对产品包装的影响也不可忽视。化工行业是所有行业中受影响最大的,塑料产业成本上扬,由此,各种塑料包装的价格也相应上升,对陶瓷企业来说,包装成本因而也有所提高。 因此,对许多的陶瓷企业来说,在短期内如果不能通过技术创新使生产成本降低的话,油价的变化将使生产面临极大的生产成本压力。 在此情况下,陶瓷是否会涨价? 率先迫于这种压力而思考应对方略的是建筑陶瓷产业中的大型企业。据悉,2月底,国内建筑陶瓷产业中领军方阵中来自华东、华南四大企业的“舵手”在佛山会晤。这4位建筑陶瓷业的知名企业家是新中源集团董事长霍炽昌,鹰牌控股公司总经理李丰裕,东鹏陶瓷总经理何新明,上海斯米克总经理陈克俭。业内人士估计,四大巨头秘密聚会可能与近期油价上扬成本攀升以致企业生存压力增大有着莫大的关系,不少人士猜测,佛山陶瓷的售价可能在近期内会有一定幅度的上调。油价上涨的危机,促使建陶业正由竞争逐步走向竞合。 中东危机 出口寒冬? 从小方面来说,这次危机对广东地区的陶瓷企业影响分外明显。广东作为中国瓷砖出口最大的供应地,中东局势日趋紧张和油价的波动对其出口和瓷砖产品的制造成本会带来直接的影响。据悉,中东是广东陶瓷出口的重要市场。数据表明,广东对中东市场自10月份以来出口上升速度减缓,产品销售压力增大。 中东的这场危机,是否会带来陶瓷业出口的寒冬呢? 规避风险 应对有道 为力避成本风险,广东陶瓷大户多方出击,如新中源、东鹏在外地建新厂,寻求更低廉的产品制造成本;唯美陶瓷实行“气改煤”并与全球陶业原材料商签订合作框架,力避油价风暴可能给产业直接带来的打击。 由于此前佛山曾经遭受过了一次油价的重创,经过这几年过渡,佛山部分陶瓷大户已经未雨绸缪,将制造基地向四川、山东等能源价格低的地方转移,如新中源在四川、东鹏在山东等数十家陶企已经在外地建立了新的工厂,寻求更低廉的产品制造成本。而业内人士分析,若油价上涨幅度过高,佛山陶瓷产业低成本转移的步伐还会加快。 提倡节能、加快陶瓷产业升级是应对石油危机的根本措施。唯美陶瓷为避免受油价上涨的影响,已投资上千万元进行“气改煤”工程改造,估计数月内将投入使用。 同时加快产品创新和升级力度,缩短产品开发周期,提升产品附加值,也是陶瓷巨头应对成本上涨的重要一环。唯美公司总经理黄建平分析,由于技术含量低、规模小、毛利少,能源价格的上调主要对走低端路线的中小陶瓷厂家产生直接影响,而对中高档次陶瓷产品价格和出口并未带来太大影响。据悉,目前由于中高档产品技术附加值高和市场不断增长,所以主要走中高端路线的陶瓷大户如唯美、东鹏、鹰牌、新中源等生产均未受影响,一切都在按照既定的生产计划进行。 另外,针对一些客商临时取消一些订单以及一些客商因为不能及时拿到签证而不能前来定货等影响,福建省德化县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落实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到国外举办各种展洽会,或参加当地的大型展销会,到境外设立办事处或分公司,创建企业窗口,全方位拓展陶瓷市场。2月初,该县即组织了几十家大中规模的陶瓷企业到德国、英国等欧洲国家举办展洽会,直接与外国客商面对面,建立自己的终端市场,并取得良好的效果,两个会展中共签定合同103万美元,达成合同意向260万美元;2月底,该县还组织30多家陶瓷企业到上海参加2003年华东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积极拓宽销售渠道,不断增强市场竞争力。 [编辑综述]其实,对陶瓷企业来说,在积极应对战争带来的负面影响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忧中之喜。油价攀升是挑战也是机遇。新中源集团公司销售总经理张力俊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由于欧元的升值、油价的上涨,致使洋品牌建筑、卫生陶瓷价格上扬,许多地区的消费能力已经开始出现下降的趋势。原来选择意大利、西班牙、阿联酋等国陶瓷厂家产品的建筑商、贸易商将会在中国陶瓷市场寻找一种陶瓷产品的替代品,预计今年中国陶瓷的出口量将会大量增加。目前,单是新中源集团,与去年同期相比,单月出口额已首次突破5500万元大关,总销售额比去年同期增加了30%。张力俊最担心的是:由于生产成本的增加,致使一些厂家通过降低质量达到赚钱的目的。他希望几个大的企业集团能联手调整价格,从而带动整个行业重新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