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白光道路照明系统——为城市夜间“再造”阳光感觉
摘要: 本报讯(记者李媛) 来自太阳的能量构成了我们今天人类生活的基础,而人类有最适应光的感知器官——眼睛。一百多年来,照明界在道路照明领域孜孜以求的目标,就来自于研究和制造出最接近于太阳光这一动力的要求,为 ...
本报讯(记者李媛) 来自太阳的能量构成了我们今天人类生活的基础,而人类有最适应光的感知器官——眼睛。一百多年来,照明界在道路照明领域孜孜以求的目标,就来自于研究和制造出最接近于太阳光这一动力的要求,为夜色下的城市和人群营造最自然的照明感受与气氛。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道路照明光源采用的是高压钠灯,与自然阳光比起来,高压钠灯的黄色光线显色性差,在这种照明下,周边环境、道路和人的表现都不自然。 所以,做到和日光相似的白光,同时又能兼顾钠灯的经济节能,成为学术界和产业界在道路照明研究方向上的“黄金交叉点”。新型暖白光道路照明系统就出现在这一交叉点上,并将成为下一代主力道路照明的优质方案。 光效更高,提升整体照明效果的暖白光 纽约照明研究中心在实际驾驶测试中发现:暖白光道路照明下的驾驶者刹车和提速的反应时间都明显提高了,与黄光相比,所需时间减少接近10%;刹车的时间更短于提速时间,这表明了安全性能的实际提高;另外,在另一项重要指标“目标错失率”的测试上,受测者的这一比率在暖白光照明下也有下降。 实验和一些科学研究还显示在同等的亮度下,相对黄光而言,暖白光的可视性更好,更容易被视觉神经感觉到。这样,在达到道路照明额定标准所需的照度的前提下,如果用暖白光就可以减少灯杆数量,从而降低初始投资成本和以后的维护成本,达到节能的效果,这也能进一步减少发电所产生的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更为环保。 目前,进一步的研究还在世界范围内广泛进行。而这些研究也将继续为暖白光在城市照明的发展积累更坚实的应用和推广基础。 暖白光道路照明在中国 为使这种新型的道路照明系统更适应中国的国情。这一领域的先驱企业飞利浦照明在2006年与复旦大学电光源研究所展开了对该系统适用性及综合性能的测试和分析。在上海市电力部门的支持下,现在暖白光道路照明系统已在上海两条著名的繁华路段漕溪北路和七浦路安装完毕,并进入实测阶段。 经过几个月的调查和分析,初步测试结果表明,在不降低照明效果的前提下,作为车流主干道(十车道)的漕溪北路,换装后用电量减少了近50%;而在以行人为主的七浦路上,接受随机采访的行人也多数认为暖白色的光线人眼感觉更舒适,从而愿意在此滞留更长的时间,给周边商铺带来了更多商机。 据悉,复旦大学和飞利浦照明已计划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拓展测试的范围和深度,为暖白光照明系统的大规模应用积累更多的数据和经验。研究者称,到今年晚些时候将会有一个比较完整和全面的研究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