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企业发展自己的核心技术 掘金建筑智能化
摘要: 不知从何时起,建筑行业里多了几张新面孔,他们大都是IT业里各具优势的高科技公司,比如太极、清华同方、中电电子等。在中国的房地产业如火如荼之际,他们的目光不约而同地聚集到了这个传统行业中的高科技领域。 ...
不知从何时起,建筑行业里多了几张新面孔,他们大都是IT业里各具优势的高科技公司,比如太极、清华同方、中电电子等。在中国的房地产业如火如荼之际,他们的目光不约而同地聚集到了这个传统行业中的高科技领域。在这个陌生的领域里,IT企业该如何运用自身优势,创出属于自己的新路呢? “外来户”不可小看 从科研单位走向股份制公司,从IT专业集成商走向建筑智能化系统总包,太极一路拼杀,充当了国内IT业与建筑智能业相融合的先锋部队。 涉足建筑智能化领域几年间,太极从市场分析、技术转型、人才培养等方面,经历了“特殊”的成长过程。市场的强大容量和智能楼宇业务的快速成长让太极意识到,当初的路并没有选错。从太极公司披露的数据中可以看出,自2002年开始,楼宇智能业务发展迅猛,所占份额接近整个公司营收的一半,2004年的产值近4亿元。 太极计算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楼宇科技与数字社区事业本部总经理柴永茂表示,非常看好楼宇智能化的巨大市场商机,太极的下一步目标是做建筑智能业的龙头企业。让柴永茂如此有信心的是太极承揽的全国各地的众多工程。这些工程大都集中在政府机关、金融、石化、军队、教育、电信等单位和行业,其中包括业界较有名气的厦门国家会计学院信息网络与智能系统、上海高级人民法院智能化系统等。 太极的这份“答卷”,得到了建筑界专家的肯定。目前楼宇智能化迎来奥运商机,奥运会结束后,西部地区也仍然大有可为。业内人士认为,太极利用自身优势,在建筑业所需的软件、集成、网络上能发挥得更好。 打有准备之仗 一位建筑智能化业内知名专家对太极的发展做了较为中肯的评价,也为IT企业涉足建筑智能化开出了“良方”。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表示,要做智能楼宇领域的佼佼者不可急功近利,需要冷静分析和应对建筑业的变化。 “建筑智能化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行业,不只有IT专业,还涉及到水暖、电气等各种专业技术和经验,这些不是从书本中能学会的,而是靠做工程做出来的。”该专家谈道:“做好智能楼宇系统工程总包,对专业人才的要求很高。比如,施工中自动化控制系统会和其他系统发生关联,要有既懂暖通专业知识,又通晓电气的人才。这对初涉该行业的IT企业并不容易。”另外,智能楼宇还牵涉一些很专业甚至很边缘的系统建设,如会议系统、演播室、电声、远程传输等,需要企业不断学习。 针对建筑业中常见的评标,专家提醒,评标对于总包商是非常重要的,参加时要对各种问题做出快速、合理的解释和承诺。有些公司甚至为此培养了专门的人员应对评标,但“只会做、不会说”是拿不到项目的。 利用优势创品牌 相对于IBM、江森等国际厂商,太极等IT公司在楼宇智能化中有着自身的优势,但要面对外来对手以及建筑业的前辈,如何走出适合自身发展的新路? 业界人士分析,目前国内建筑智能化水平较高,系统平台技术位居前列,但应用水平较低,有些应用程序未完全开发,大量设备发挥不出应有的功能。面对以上市场特点,太极类IT公司要想在建筑智能化领域中发展,必须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占据产业链高端,赚高附加值产品的钱,才能真正建立起自己的品牌,赢得最终的胜利。 对此,专家提出,系统承包方案要有针对性,有特色,比如太极就可以利用其集成控制方面的优势,有选择地做一些项目。另外,利用服务打品牌是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比如IBM是很有实力的弱电厂商,但它的品牌中几乎没有自己制造的产品。IBM靠服务这张牌赢得了市场。我们国内的IT类企业也要学习这种思路,利用自己的强势把集成服务做成品牌,通过提供性价比最优的服务突出品牌地位。 建筑界人士一致认为,通过边钻研技术边改善不足,再加上成功的项目业绩,相信太极这类IT公司也能培育出“新看点”。当然,IT公司还要把不足之处补齐,关注行业中的规范,迎合甲方的需求,在工程中协调各方面关系,注重工程的服务和维护,运用技术优势,实现科学的管理运营。专家提醒太极,作为“外来户”,要与业内多沟通,宣传自己,提高自主技术的知名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