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巨头加紧进入 建材业格局生变
简介:与沃尔玛、家乐福等跨国仓储超市相比,建材业的跨国企业在国内的拓展显得太“安静”了,但是他们对中国建材市场未来的影响绝不能低估。 1999年6月,英国著名的建材经营企业“百安居”率先在上海开办了一 ...
与沃尔玛、家乐福等跨国仓储超市相比,建材业的跨国企业在国内的拓展显得太“安静”了,但是他们对中国建材市场未来的影响绝不能低估。 1999年6月,英国著名的建材经营企业“百安居”率先在上海开办了一家连锁店;2000年6月,德国建材经营名家“欧培德”先后在无锡、上海开店,同年上海出现了第二家“百安居”;2001年8月,位列世界“500强”之一的英国翠丰集团决定,在未来2到3年内,在深圳开设多家建材连锁店。从目前情况看,这些已“登陆”的跨国公司还只能算是抢滩的先头部队。 中国建材工业经济研究会提供的报告显示,未来10年甚至更长一段时期内,建材工业发展速度将高于国民经济发展速度3到4个百分点,到2010年,建材工业产值预计将达到1万多亿元,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中国建材市场的良好发展前景,当然不会不引起国际建材商注意。可以预见,类似“百安居”、“欧培德”这样的跨国连锁店将越来越多的到来,国内建材市场正在迎来前所未有的国际性竞争。 建材业面临的竞争当然不局限在销售方面,在跨国建材经营企业进入中国的同时,国外的绿色环保型建材也开始大量涌入,这必将导致建材市场争夺加剧。 一方面,作为世贸组织成员,我国从2002年1月1日起,已经将釉面砖、大理石、瓷具、厨房器具、窗、红柳安饰面用薄板、家用红木家具、不锈钢家具等八大类建材调低关税,国外一批高新技术的产品、建材将会很快涌入国内,这些产品和装饰建材的质量都具有相当的竞争力,这使得国内建材批发市场目前的价格优势丢失;另一方面,国外建材零售企业的涌入会带来全新的经营理念,一些属于集贸市尝摊位式市场等传统市场形态的经营份额,将被个体经营、代理配送、直达供货、品牌专卖、仓储销售、网上交易和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和流通工具取代。 从发达国家的经营模式看,国外建材超市有着全球廉价采购网络,经营同样的商品成本更低。通常这些跨国建材零售业多采取直营和特许经营相结合的方式,其获取渠道也多于我国建材经营企业。与其相比,我国现在摊位出租式的建材批发市场,实际上只是一个物业管理市场,赚取的只是物业管理费,在规避经营市场风险的同时,也失去了经营利润。 不过虽然面临强敌,国内建材商也并非全无机会,虽然国际建材“巨头”在经营、服务等许多方面,比我国建材经营企业有着明显优势,国内建材经销商熟悉顾客需求,价格优势也较明显;同时随着建材生产厂商通过与外资企业合作的进一步增加,建材市场内经营的优质装饰建材、产品也会逐步增加,消费者对建材市场的固有看法将随之改变。因此建材市场如何把握时机,创建和维护企业品牌并提高运营水平;国内建材生产企业如何在保持价格优势的同时,提高产品质量,是今后建材界关注的焦点。 2002年5月在上海新国际展览中心举办的“第七届中国国际贸易建筑博览会”上,来自世界各地的建材经营企业和生产企业将汇聚上海。对中国建材界的业内人士来说,建材经营企业如何学习跨国零售巨头经验;建材生产企业如何挖掘并发现国际建材最新发展趋势,如何加强与国外建材企业合作,都将是个不错的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