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发展浙江石材的区块经济
摘要: 区块(地域)经济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因它符合经济发展的规律和区块的自身特点;如自然地理条件、历史渊源、资源优势、人才智商、经济发展等诸多因素的积淀,因而,在我国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地域经济发展迅猛 ...
区块(地域)经济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因它符合经济发展的规律和区块的自身特点;如自然地理条件、历史渊源、资源优势、人才智商、经济发展等诸多因素的积淀,因而,在我国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地域经济发展迅猛,各具特色,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特色和重要的经济成分。通过区块经济的形成与壮大发展,向世界和周边地区辐射,产生连锁反应,是个很有生命力的经济组合。 综观我国石材业20多年来的发展,地域自身的地理、资源、历史渊源、经济发展,已经形成一些明显的石材区块产业区,如福建的泉州地区、福鼎地区;广东的云浮;山东的莱州、平邑;四川的雅安、灵寿;河北的曲阳、青龙、房山;江苏的宜兴;新疆的鄯善等石材产业区,其石材产量已达13128万平方米,占全国总产量的90%以上,产值超过220亿元。另在广东珠江三角洲从广州到东莞、深圳一线;福建的闽南沿海的厦门至福州一带出现了两个较大的进口石材加工区,形成了年产1500万平方米以上的加工进口名优产品区块,产值达80多亿元。 浙江石材工业虽然经过近40多年来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迅速发展,石材工业已具一定规模,且具有自身的一些特色,但与兄弟省市相比,我们的缺陷和不足也是有目共睹的,概括地说是“小、土、散、乱”,多而不大,多而不强,可算是“满天星斗,难见月亮”的分散脆弱格局,地域石材经济特色不明显。那么在新世纪降临,我国开始第十个五年计划和加入WTO之际,浙江石材如何面对世界经济舞台,在激烈的国际、国内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这是摆在浙江省石材业面前十分艰巨与长远的战略任务。浙江石材业要发展,也不是空谈发展,它应该建立在一定的资源、经济环境下,才能得以实施。在这里,笔者认为浙江石材业过于分散,未形成集中的石材区块经济拳头和区块自身石材企业的规模、石材产品的特色等弱点,是制约浙江石材业发展规模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那么浙江石材有否可能形成一些石材区块产业经济区呢?答案是可能的,且事实上已经有其雏形。 一、杭州石材经济产业区 依据条件:一是经济优势,杭州地区2001年GDP已达1568亿元,人均GDP值已超过3000美元;二是市场优势,杭州单规模较大的各类石材市场就有7-8家,年石材产品销售额不下15亿元;三是石材化工起步早,且己具生产规模,如杭州之江有机硅化工股份公司、浙江凌志化工有限公司,产值都在亿元左右。更有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等在石材化工开发上提供了技术、人才的基础;四是资源优势,国际名牌“杭灰”就产在杭州地区,另有花岗岩、辉绿岩、青石板等,矿产资源丰富;五是进口石材优势,杭州有全国石材“大哥大”康利石材、高时石材集团杭州公司等8-10家进口国内外石材名优产品的营销商,年营销石材约160万平方米左右;六是企业优势,据不完全统计资料,杭州地区现有大小石材企业70-80家,年产值在2亿元以上。 二、宁波石材产业经济区 依据条件:一是经济优势,宁波是计划单列城市,经济实力雄厚,2000年全市GDP值已达1191.50亿元,人均GDP值21786元;二是港口优势,宁波有良好的北仑港深水港码头。其货物吞吐量已跃居全国第二,货物进出方便;三是资源条件,余姚、奉化、宁海都有丰富的花岗岩、火山岩类石材资源;四是市场需求量大,宁波建设规模大,年用石材量不下200万平方米,并且每年还在增长。 三、温州石材产业经济区 依据条件:一是经济优势,全市2000年GDP值已达818.12亿元,人均GDP值11360元,且由于其经济体制与结构相对较好,经济活力强。二是资源优势,温州石材品种较多,且有其特色,如温州白、温州红、大门红、平阳红、洞头白、瑞安竹叶青、泰顺仕阳青、芝麻白等,在这些石材资源中,不少尤其适作防腐工程和雕刻、墓碑石用材。三是区位、历史渊源优势,温州有自己的对外港口,温州又是我国历史上著称的四大营商地之一,温州人能吃苦耐劳,只要有市场的地方就必有温州人,商路广。四是现有石材企业优势,据不完全统计,现温州有大小石材企业近200多家,年石材营销额及工程用材就在5-6亿元以上。五是邻近石材大省福建和石材需求量大的台湾,互补性强,辐射功能好。 四、嵊州石材产业区 依据:主要是资源优势,嵊州是浙江省名优石材资源较集中的产出地之一,现已发现的石材矿山品种有“嵊州墨玉”、“嵊州红玉”、“嵊州东方红”、“嵊州云花红”、“嵊州樱花”及“凝灰绿”等品种;另有优质的“嵊州玄武黑”尚待开发。上述品种的矿山规模大,储量丰,为发展成石材经济产业区在矿山资源上提供基础;尤其是嵊州现已有石材企业30多家,年加工能力不下50平方米。 五、安吉石材产业区 依据是花岗石、大理石、板石的资源产区。现已发现有“安吉红”、“枫叶红”、“安吉芙蓉花”、“龙王礼花”、“粉红麻”、“帝王粉红”、“添锦红”、“金点青”、“黑大王”等,应该说其石材品种均属上乘,只要有一定资金投入,形成规模开采,安吉成为浙江省石材资源供应地是完全有可能的。 六、巨州石材产业区 依据是资源优势,现已探明和发现的较好石材品种有:常山青石板、“鱼子石”、“砚台石”;巨县的“雪夜梅花”、“黑白根”、“巨州红”;龙游的“龙游白”、“东川红”;江山的“江山红”、“江山青”等花岗石、大理石、板石品种,其中常山板石早在60年代中就已大量出口日本、西欧、台湾、香港等地。该地域是浙江省潜在的石材资源产区之一,可作为浙江省资源型产业区进行开发。 七、石雕产业区 浙江省石雕产业区主要是依托于当地的石雕资源和历史渊源,如浙江省的青田县,它有着十分丰富的花岗石和叶腊石名品(灯光冻、兰花青、封门青、黄金耀等)的石雕资源优势;台州温岭也有丰富的花岗石和凝灰岩资源优势;加之上述两地区都是我国著名的石雕和民间艺术之乡,当地有众多的能工巧匠,凭着精湛的雕刻技术,可算是巧夺天工。另外,现在两地石雕、艺雕都有着一定的产业优势,不少产品出口国内外,是浙江省具有历史渊源的石雕、艺雕产地,只是近年来落伍了,未能真正形成石雕产业优势。当地应当着眼于历史,着力于未来,加大开发力度和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以重振“石雕之乡”的雄风。 尽管浙江省石材业已有了趋型的产业区,但总的是规模小,未形成特色和未在地区经济中占有一定的地位。这主要是有关部门重视不够,缺乏必要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没能真正发挥当地资源、交通、经济与地域优势,加之邻近省、市石材产品的大量倾销冲击,致使浙江省地域性石材产业经济滞后,发展缓慢。因此,我们要加入WTO与我国经济扩大内需发展战略的机遇,乘势而上,在现有基础上,统一规划、明确目标、形成特色,充分发挥当地资源、加工、人力优势和社会、民营、国外合作等资金渠道,扩大规模,走产、学、研的路子,着力于产品的创新与市场占有,力争把浙江省石材工业的区块经济做大做强。 |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