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建筑材料 查看内容

实木家具猫腻多 消费者应探清"虚实"

2001-11-20 00:00|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370| 评论: 0

简介:  东方网11月20日消息:随着近期家具甲醛含量问题不断曝光,以原木板材为基料、以传统雕刻工艺生产的实木家具因其自然的风格备受消费者青睐。然而,实木家具有时也“虚”、“实”难分,有关人士提醒消费者在选购时 ...
  东方网11月20日消息:随着近期家具甲醛含量问题不断曝光,以原木板材为基料、以传统雕刻工艺生产的实木家具因其自然的风格备受消费者青睐。然而,实木家具有时也“虚”、“实”难分,有关人士提醒消费者在选购时切勿盲目跟风,购买时也要辨明真假,首先要弄清家具的基材和辅料,了解实木的真实名称,同时签订《上海市家具买卖合同》,开具正规发票,一旦遇到问题有利于顺利解决。

  最近,上海市消费者协会家具专业办公室对市场上销售的实木家具进行“明察暗访”,情况不容乐观。如上海某家具公司一套售价6200元的家具标明基材为乌檀实木,但该家具除大橱门板为实木外,其余都由细木工板和三夹板“充数”;另一厂家生产的一套家具价格为9000元,基材标明为“樱桃木”,检查的结果却是,该家具无一块樱桃木实木。除了将人造板贴木皮冒充“实木家具”外,目前关于实木家具质量问题的投诉集中在木板未经热处理而导致的橱门变形、虫蛀等方面。

  据有关人士介绍,目前市场上的实木家具从用料上可分为“实木家具”和“全实木家具”两大类,前者指大橱门面、旁板及台面等为实木材料制成,后板、搁板等可为人造板;后者则全部采用实木材料,不掺杂人造板。一套普通实木家具价格一般在1.6万元左右,而全实木家具往往要3万元以上。现实中,由于消费者对实木家具并不十分了解,一些厂商在用料上“偷梁换柱”,虚拟木材名称误导消费情况并不少见,如将人造板贴木皮冒充“实木家具”,将部分实木或框架实木冒充“全实木家具”等。此外,木材名称更是五花八门,如斑柚、柚檀等,令人眼花缭乱。
收藏 邀请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