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北京奥运会采用融资手段
简介:“在未来20余天内,北京奥运会组委会将成立。”19号北京奥运融资研讨会上,筹备办副主任王伟做出上述明确表示。 根据国际奥委会规定,申办获胜城市必须在5个月内成立组委会,12月13日之前,也就是距7月13日投票 ...
“在未来20余天内,北京奥运会组委会将成立。”19号北京奥运融资研讨会上,筹备办副主任王伟做出上述明确表示。 根据国际奥委会规定,申办获胜城市必须在5个月内成立组委会,12月13日之前,也就是距7月13日投票结果出来正好5个月,北京奥组委将正式成立。这也意味着从奥申委到筹备办,到将要成立的奥组委,北京举办奥运进入了另一个实质性阶段。 记者了解到,目前的筹备办结构包括总体策划、外联、市场开发、法律、工程、体育等共12个小组。据透露,未来组委会人员构成将在这些小组框架上调整补充,逐步细化,到明年6月,人员将达到200人左右。目前人员名单正在报送上级机关过程中,其他人事文件也在制定和报送中。 北京奥运除了组织比赛外,还需要大量的资金用于场馆或相关基础设施建设,这部分资金中相当大部分将准备通过市场运作而获得。19号记者获悉,场馆建设融资,对象包括国内外企业,如何融资以及提供合理的回报是目前考虑的问题之一。 19号的一场北京奥运场馆融资与法律问题研讨会上,来自美国的高特兄弟律师事务所建议,要做到赛前投资较少,赛后不要闲置就需要周密考虑。高特兄弟还提出一些吸引资金的具体做法,例如,将场馆以后的部分经营项目,包括停车费、食品、饮料销售等经营权转让给贷款人,以此作为吸引贷款人的条件。他们还建议,可以在大型的体育场馆旁建设商业区以吸引企业投资等做法。 有关人士还表示,目前北京市正积极学习,吸收大量专家的建议,以研究出一套最适合中国的融资手段。组委会将同具有国际影响和体育从业背景的国内外法律服务机构建立业务关系和合作。 融资手段和方法还需研究,但融资的必然性可以肯定。昨天,筹备办副主任王伟表示:“对建设项目进行融资是国际通行的惯例,北京在奥运会体育场馆建设中也将采用融资的做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