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建筑材料 查看内容

我国抗菌材料产业初步形成

2001-11-7 00:00|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402| 评论: 0

简介:  健康卫生的现代消费理念,助推我国抗菌材料制品市场呈现需求旺盛的态势,促进我国抗菌材料科研快速发展,使我国抗菌材料产业初步形成。这是记者在11月1日~2日召开的中国首届抗菌材料产业发展大会上获得的信息。 ...
  健康卫生的现代消费理念,助推我国抗菌材料制品市场呈现需求旺盛的态势,促进我国抗菌材料科研快速发展,使我国抗菌材料产业初步形成。这是记者在11月1日~2日召开的中国首届抗菌材料产业发展大会上获得的信息。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抗菌材料研发单位近20家,国内生产厂商和国外产品代理商超过20家,制品生产商超过300家;1998年,全国塑料抗菌剂产量为40万吨,销售额300万元,抗菌制品产值30亿元;1999年抗菌剂产量150吨,销售额1200万元,抗菌制品产值100亿元;2000年抗菌剂产量达到200吨,预计2005年发展到500吨的生产规模,抗菌制品产值达400亿元。

  抗菌制品是指添加了抗菌材料的制成品。抗菌材料可以使材料表面的抗菌成分及时通过接触杀菌或抑制在材料表面的微生物繁殖,进而达到长期卫生、安全的目的。这种抗菌方式与传统的化学灭菌、物理灭菌相比,具有长效、广谱、经济、方便等特点,而且它的卫生自洁功能减少了交叉感染、疾病传播,并且免去了清洗保洁等繁杂的劳动,其抗菌长效可与制品的使用寿命同步。

  目前,抗菌制品被世界公认为是跨世纪的环保和健康产品,国际抗菌制品的研发始于20世纪80年代,应用起初主要集中在日用品和家电制品,近年来迅速扩展到建筑材料和纤维制品。我国科学家从十多年前开始跟踪国际抗菌材料的研究和应用,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为代表的抗菌材料应用研究在我国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时期,而中国科学院工程塑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与海尔集团的“产、学、研”联合,通过对材料科学、生命科学和化学等多学科交叉研究,取得了抗菌材料产业化研究的重大突破。截至2000年底,中国科学院工程塑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已向社会提供14.1亿元的抗菌材料,带动抗菌制品行业新增产值达140亿元。我国研制开发的抗菌剂可用于塑料、纤维、橡胶、木材、纸张、涂料、树脂等多种材料,其中纤维材料和塑料是抗菌剂应用最广泛的领域。据专家预测,抗菌材料在家电和日用品领域得到应用后,其发展的第二阶段市场应用将主要是建筑材料和室内装饰材料。到2015年,我国住宅用管材镀锌管将淘汰85%以上,城市供水管道基本上淘汰镀锌管,各种塑料管材的总产量将达140万吨左右,涂料年产量将达240万吨以上。因此,具有漆膜抗菌性能的涂料和油漆用抗菌材料、抗菌塑料建材,将成为抗菌建材的发展主流。

  由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工程塑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首届抗菌材料产业发展大会,旨在加强国内抗菌材料研发、生产和应用单位的交流,聚合整体优势,加快国内外抗菌材料科研成果的转化,完善抗菌制品的质量技术标准,增强人民群众健康卫生的消费观念,扩大抗菌材料产业的影响。这次大会收集的40余篇论文,反映了我国抗菌材料领域的新热点和新进展。有关科研院所、生产企业和应用单位的近400名代表参加了大会。
收藏 邀请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