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涂料亟待再上层楼
简介: 建筑涂料行业是建筑材料领域的传统行业,在中国已有多年的发展历史,但其真正的高速发展却是从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才开始的。 改革开放之初,由于投资小,技术工艺简单,市场需求量大,因此沿海地区乡 ...
建筑涂料行业是建筑材料领域的传统行业,在中国已有多年的发展历史,但其真正的高速发展却是从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才开始的。 改革开放之初,由于投资小,技术工艺简单,市场需求量大,因此沿海地区乡镇都建有建筑涂料厂,其产品大多是以聚乙烯醇类涂料为主。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中国引进了国外的先进技术与装备,逐渐建立了合成乳胶漆的基本原料——醋酸乙烯、苯乙烯、丙烯酸等的生产基地。90年代以来,国外一些著名的涂料企业纷纷以合资、独资的形式进入中国市场,而最近几年,由于乳胶漆的推广,又有一批新的建筑涂料企业诞生。目前,4500多家建筑涂料生产企业经过市场的优胜劣汰,已有部分因无法生存而倒闭,而那些产品质量好、技术水平高的企业则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迅速壮大。 行业现状:产品多为中低档 产量世界第三 1999年,全国涂料产量约为195万吨,建筑涂料产量约为130万吨,成为继美国、日本之后的世界第三大建筑涂料生产国。 国内建筑涂料的应用已近涂料的一半 在工业发达国家,建筑涂料为消费比例最大的一类涂料,1999年全球建筑涂料消费已经超过涂料总消费量的一半(见图一)。近年来,随着中国建筑业和房地产业的高速发展,建筑涂料在涂料中的比重也日益增加,中国目前建筑涂料的应用已接近50%。 2000年建筑涂料总产量约达140万吨 近年来,中国建筑涂料产量逐年增长,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字显示,仅年销售额在500万以上的建筑涂料生产企业的产量就由1997年的42.72万吨发展到2000年的56.32万吨(见图二),平均年增长率为9.63%,比同期涂料产量的年增长率4.53%高出5个多百分点。据涂料工业协会估计,中国全部涂料生产企业2000年各类建筑涂料总产量约可达到140万吨。 生产集中在沿海及较发达地区 建筑涂料生产企业大多集中在沿海及较发达地区,如北京、上海、广东、山东、江苏、浙江、天津、福建等省市,其建筑涂料的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70%(见图三),尤其是年产5000吨以上的大型企业绝大多数分布在上述地区。 半数企业属建材建工和化工系统 建筑涂料行业的4500多家生产企业主要分布于建材、化工、轻工、建筑、煤炭、农业、交通、文教等行业,其中半数国有涂料企业主要分布在建材建工系统和化工系统,而近年来,乡镇企业、个体企业也得到了蓬勃发展,企业数占行业总数的45%左右(见图四)。 国有、乡镇、三资企业“三分天下” 随着建筑涂料生产的不断扩大,新的生产企业大批涌现。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多种经济成分的出现,中国涂料行业由过去计划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一统天下转变为现在的国有骨干企业、乡镇企业和三资企业“三分天下”的局面。 中小企业是行业主体 中国的涂料行业企业规模小、集中度低、效益差。中国现有年产值超过100万元的建筑涂料生产企业4500余家,其中能达到年产5000吨以上的大型企业不足3%,年产10000吨以上的不足1%,而70%-80%为年产量在1000吨以下的小企业,这些企业大多设备简陋、品种单调、技术力量薄弱。 产品多为中低档 如果将含聚乙烯醇类的低档涂料也计算在内的话,2000年中国建筑涂料的产量可达到140万吨,其中含聚乙烯醇类的低档涂料占65%左右。国外独资和合资企业,如上海迪诺瓦有限公司、上海汇丽关西涂料有限公司、立邦涂料(中国)有限公司、英国ICI在上海、广州的涂料厂、济南康地公司、北京普龙涂料有限公司等生产的涂料约占全国建筑涂料总产量的10%,这些企业所提供的产品大多是高档产品,品质较优,但价格较贵。其余大部分产品仍是低档和中档产品。 市场不断扩大,高档品供不应求 近年来,中国涂料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000年,中国涂料市场表观需求量为193.7万吨,比1998年的173.7万吨增长了11.5%。 从1998年到2000年中国涂料产量和表观需求量来看(见图五),历年的表观需求量均略高于产量,表面上看供求基本平衡。但实际上,目前中国高档涂料供应严重不足。国内生产的高档涂料在涂料总供应中只占很小的比例,尤其是水性建筑涂料仍以中档为主,因此中国涂料市场呈现高质量产品供应不足、低质量产品供应过剩的状况。高档涂料不足的部分只能依靠进口来满足,而低质量产品又难以出口,造成这部分产品严重积压。 值得欣慰的是,越来越多的国内的建筑涂料企业已认识到这种产品结构严重失衡的状况,相继从美、日、德、英等国引进建筑涂料生产线约30余条,其中以丙烯酸涂料为主。这些生产线的建成投产,对调整中国建筑涂料品种结构和质量的提高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国产品牌仍占多数,洋品牌来势凶猛 进入90年代以来,国外一些著名的涂料企业,如ICI、AKSO、Sherwin-Williams、PPG、NIPPON等纷纷以合资、独资的形式进入中国市场,其著名品牌如多乐士、立邦漆等也在国内占据了很大的市场份额。同时,国产的知名品牌,如天津灯塔、南京红太阳等也具有较广泛的知名度和较突出的市场份额(见图六)。 中外企业销售模式有别 通过对建筑涂料生产企业的调查发现,在产品销售模式方面,国内传统涂料企业与国外合资或独资涂料企业有一定的差异。(见表七、表八) 国内建筑涂料生产企业一直以来沿用的批发和厂家直销的渠道仍为其重要的销售渠道。 预测市场:年需求将超过200万吨 产量将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涂料生产技术的日趋成熟和城乡住宅建设的迅速发展,预计2000年后,建筑涂料的产量将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其中聚乙烯醇类涂料产量将下降,而乳胶漆所占的比例将迅速提高。随着市场对高性能外墙涂料需求的日益提高,溶剂型外墙涂料产量也将有所提高。 年需求将超过200万吨 全国城乡现有建筑面积为150亿平米-200亿平米,每年城镇新竣工的建筑面积将在5亿平米以上,农村则在7亿平米以上。小城镇建设将会十年竣工建筑面积进一步增大。因此,10年或15年后,中国的再用建筑面积可达到400亿平米左右。据中国涂料工业协会估计,仅城市新建建筑面积每年就将对各种建筑涂料产生约80万吨的需求,加上农村的新增建筑面积,估计需求量能够达到100万-120万吨/年的规模。 据中国建筑装饰协会公布的数据,2000年中国住宅的二次装修市场规模将达到2000亿元。假设涂料装修消费占装修消费的5%,而其中半数为购置涂料的费用,仅住宅的二次装修就可为建筑涂料市场再增加50万吨/年的需求。 作为旅游大国,中国共有景点建筑面积约200亿平米-400亿平米,仅以每年5%的比例进行维护性装修,就会有一个规模与新建建筑市场规模不相上下的建筑涂料消费市场。 把以上这些需求汇总到一起,则每年中国市场对建筑涂料的需求将有200万-300万吨左右。 产品发展趋势:向高档进军 从产品的发展趋势来看,中国的建筑涂料将继续向着水性、粉末和辐射固化方向发展,向着高装饰性、耐久性、抗污染性方向发展,向着省能源、省资源、无害、无污染方向发展,向着多品种、多功能、多样化、施工简便方向发展。 从以上的统计和分析可以看出,中国建筑涂料市场发展迅猛,前景广阔。同时也应看到,在中国建筑涂料行业中仍存在着许多棘手的问题,如企业规模小、集中度低、专业性差,产品结构不合理,研发创新能力弱等,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建筑涂料行业的发展。为此,国内建筑涂料企业应从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入手,加速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实施名牌战略、集团战略,走专业化、规模化大生产之路,逐渐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表1 1999年全球涂料应用领域分布 ------------------------------- 全球涂料应用领域 比例 ------------------------------- 建筑涂料 52% 通用工业 26% 特种涂料 12% 汽车涂料 10% ------------------------------- 表2 1997-2000年中国建筑涂料产量 ------------------------------- 年份 涂料产量比例 增长率 ------------------------------- 1997 42.74 1998 44.76 4.73% 1999 51.55 15.17% 2000 56.32 9.25% ------------------------------- 表3 2000年中国建筑涂料产量的地区分布 ------------------------------- 地区分布 比例 ------------------------------- 广东 22% 上海 20% 北京 15% 江苏 11% 河北 8% 河南 4% 浙江 3% 重庆 3% 山东 2% 其它 12% ------------------------------- 表4 中国涂料企业的行业和所有制分布 ------------------------------- 所有制分布 比例 ------------------------------- 建材建工系统 35% 乡镇企业 35% 化工系统 15% 个体企业 10% 其它 5% ------------------------------- 表5 1998-2000年中国涂料产量和表观需求量 单位:万吨 ------------------------------- 年份 产量 表观需求量 ------------------------------- 1998 168.3 173.7 1999 171.3 178.8 2000 183.9 193.7 ------------------------------- 表6 各类品牌在中国涂料市场的份额 ------------------------------- 市场份额 比例 ------------------------------- 国产品牌 53% 合资独资品牌 27% 进口品牌 9% 假冒伪劣 11% ------------------------------- 表7 国内建筑涂料生产企业的典型销售模式 ----------------------------------------- 销售模式 比重(%) ----------------------------------------- 通过批发商销售 20 通过各地代理销售 10 各地代理直接在建材市场销售 40 厂家直接在建材市场销售 30 ----------------------------------------- 表8 国外合资或独资的建筑涂料企业的典型销售模式 ----------------------------------------- 销售模式 比重(%) ----------------------------------------- 通过各地代理销售 80 设立专卖店销售 10 厂家设立地区服务中心直接销售 10 ----------------------------------------- (北京华通人市场信息有限责任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