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金潮集团总裁谈PP-R管材生产
简介: 民营企业山东金潮集团有限公司投资2.4亿元建成的亚洲最大的PP-R管材、管件生产基地,年产1.3万吨各种规格的管材、管件,占全国年产量的19%。它的总裁程少华自北京申奥成功后,就立刻奔赴北京,与北京奥申委洽淡 ...
民营企业山东金潮集团有限公司投资2.4亿元建成的亚洲最大的PP-R管材、管件生产基地,年产1.3万吨各种规格的管材、管件,占全国年产量的19%。它的总裁程少华自北京申奥成功后,就立刻奔赴北京,与北京奥申委洽淡合作项目。 谈起当初为什么要投巨资上这样的项目,程少华说,他们早就看好日益发展的建材业,恰好国家建设部等四部委在1999年(295)号文中明确规定,自2000年6月1日起,城市新建住宅中禁止使用冷热镀锌管,推广应用PP-R管材等新型建材。根据建设行业发展规划,从2001年到2010年,我国每年竣工城镇住宅5亿平方米,室内冷水管需3亿米,热水管1亿米,……经过测算,这10年间,工程建设领域需PP-R等新型管材12亿米。这么大一个诱人市场怎能不让人“动心”? 程少华在为金潮有这么敏锐和超前眼光感到自豪的同时,也为众多企业仓促挤入PP-R管材市场的现象感到担忧,去年,全国只有20家PP—R管材生产企业,100条生产线,今年上半年已有100多家企业、上千条生产线来争抢这块“蛋糕”。这其中,免不了有些“滥竽充数”的。前不久,就有不止一家企业的负责人持现金来低价购买金潮准备回用的残次废品,被金潮严词拒绝。 尽管PP-R在欧洲已有20年历史,但在我国还是个新兴产业。上海市最早也是在1997年才引进PP-R管生产技术和设备。PP-R的国家标准也是今年7月刚刚颁布的。金潮投资2.4亿元引进8条德国巴顿菲尔公司生产线,才建成现在的规模。问题是现在只花20万就可以进一条廉价流水线,生产出所谓的“优质PP-R管材”。 这种“一窝蜂”式的“跟踪市场”,不由使人联想起曾经红火一时的“锅巴”。正是后来千军万马齐动员、男女老少齐上阵的“鱼龙混杂”的局面,迅速搅乱了市场,良莠不齐的质量使老百姓望而却步,马上捂紧了口袋,于是“锅巴”就成了“短命鬼”,从市场上销声匿迹。不管你上马早晚、规模大小、效益好坏,大家“同归于尽”。 PP-R管材目前价格相差极大。采用进口原料和设备生产的和“土法上马”的,1吨相差至少6000多元。管件的价格更是天壤之别,每吨差1万——2万元。同类产品存在如此巨大的价格差异,它的一个必然结果,就是该行业的无序、恶意竞争,尽管最终还是“优胜劣汰”的市场规律起决定作用,但代价却太大,资源的浪费尚在其次,重新唤起人们对这个行业的信心,该是多么漫长和艰难! 不知道“锅巴”的噩运会不会降临到PP-R的头上。但愿这是危言耸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