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业:外地企业大举进京各类产品都有机会
简介: 中国建材市场协会的工作人员最近忙得有些不可开交。据介绍,为尽快进军京城的建材市场,已有多家会员单位要求协会帮助出面,洽谈在北京的电视媒体做体育节目的背景广告。天津环渤海建材城为在京城打开市场,则干 ...
中国建材市场协会的工作人员最近忙得有些不可开交。据介绍,为尽快进军京城的建材市场,已有多家会员单位要求协会帮助出面,洽谈在北京的电视媒体做体育节目的背景广告。天津环渤海建材城为在京城打开市场,则干脆要求该协会想办法让其可以于九月在人民大会堂召开一个新闻发布会。 与此同时,亚细亚、重庆四维、广东新中源等建筑陶瓷巨头专门针对奥运特需市场的战略布局也已展开。而蒙娜丽莎高层更是作出了迄今为止最长久的驻京计划,矢志要将蒙娜丽莎产品打入奥运会。 京城本地的建材商们表现出来的则是一种“近水楼台先得月”的胸有成竹。金隅集团(原北京建材集团)向来以京城建材业老大哥的身份自居。旗下纳美公司开发的纳米牌内墙涂料和水性地面涂料在申奥样板工程首都体育馆使用后,已被授予“绿色产品”奖牌,算是局面初开。7月底,应《北京晚报》经济专栏邀请,集团总经济师王孝群率五大核心企业代表座谈,畅谈奥运商机。据悉,出于需求预期,该集团明年的高标号水泥产量将提高到500万吨;拟与日本东陶机器株式会社再次合作投资第四条生产线,将ToTo洁具的生产能力提升到200万件。 空前的利好 今年建材行业的形势原本就不错。根据从7月上旬在京举行的全国建材行业经济形势分析研讨会得来的数据,上半年建材工业生产保持着11.89%的增长速度,产品销售率保持在95%的水平。全行业截至5月末实现利润24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长60%。 奥运会的申办成功无疑使得建材业的前景变得更加妙不可言。1800亿元人民币的基础设施建设,占奥运投资67%的份额;再加上170的场馆建设资金,这其中所包含的建材商机,由不得商家们不浮想联翩。 水泥:在微利中运作 就单一建设工程所需要的用量而言,水泥正逐步丧失它在建筑材料中首当其冲的地位。一个通过考察每年固定资产投资与水泥销量的相关性得出的数据显示,每万元固定资产投资所需水泥用量已经从以前的6吨减至目前的1.8-2.0吨。但是,中国水泥协会的杜建东认为,在奥运蛋糕的划分上,仍有相当一块留给水泥企业,这于“仍在微利中运作”的他们,将是不可多得的机会。企业应该抓住机会。 杜测算,1800亿的基础设施建设(估计实际投入达2000亿)将对水泥产生3600万吨的需求,出于基建工程将在2006年基本完工的预期,这些需求将主要出现在2002-2006年间。另外,考虑到政府的投资能力可能会导致另外一些工程项目的减少,杜认为,北京市后五年的水泥需求量将平均增长350-400万吨。届时,北京市的水泥总需量将界于1450-1550万吨之间(北京市正常水泥耗量为1100万吨左右),几近超出该市水泥年产量860万吨的一倍。 石材:切分30亿元的份额 目前国内石材的消费水平是7000多万平方米/年。 据中国石材工业协会副会长张文波介绍,与预测石材需求量相关的参照指标是装饰材料。石材需求量占装饰材料的资金额度的15%-16%;而装饰材料一般来讲,占建筑投资的50%-60%。考虑到不同的奥运设施建设所需石材量的大小差别,有人测算,石材将从由奥运带来的相关建设中至少切分30亿元左右的份额。 新型建材:正中奥运所好 继“新北京,新奥运”之后,北京奥运推出了另一个宣传主题:绿色、人文、科技。因为它同时亦是未来北京的城建目标,无疑地,这一主题将在任何奥运的相关建设中得以体现,其中自然也包括建材。在对工人体育场、奥体中心和首都体育馆的改造过程中,纳米涂料、吸声板、塑钢门窗等高科技建材产品已经得到应用。而那只能说是“牛刀小试”。随着各个奥运建设项目的渐次动工,一个有着巨大容量的应用空间将逐渐袒露在人前。新型墙体材料、保温材料、防水材料等届时都将大显身手。这是属于新型建材开发商们的真正商机所在。 新型建材是建材产品类的“新贵”。与传统建材相比,它不仅具有节能、节地、节水、利废、环保等一系列能够直接体现出“绿色”主题的特性,对它的大量应用也更能体现出建设的现代和科学。例如:纳米涂料具有耐擦洗、耐污染、保色、防老化、杀菌抑菌等性能;而纳米塑胶不但秉承了一般塑胶的优点,更表现出良好的力学性能,非常适合体育场地及公共设施的地面铺设。 激烈的竞争 因奥运而来的巨大固定资产投资在给建材行业带来空前利好的同时,也势必会引发一场激烈的竞争。 虽然政府采购将以何种方式进行目前尚无定论,有观点认为,随着中国加入W TO的临近,同时由于奥运设施的国际化水准要求,在关键项目上,政府采购不排除完全采用全球招标方式进行的可能。如此,国外建材商的规模进入将对国内的建材行业产生不可避免的震荡,甚至直接威胁国内建材企业“星罗棋布”的生存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