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砖生产企业:两极分化成定局
简介:^^^^我国连续六年墙 地砖 年产量世界第一,已成为实实在在的世界第一墙地砖生产大国,同时,墙地砖的生产技术装备和工艺技术也得到了迅速发展,进入了世界先进行列。墙地砖总产量稳中有升,生产格局变化巨大。未来五 ...
^^^^我国连续六年墙地砖年产量世界第一,已成为实实在在的世界第一墙地砖生产大国,同时,墙地砖的生产技术装备和工艺技术也得到了迅速发展,进入了世界先进行列。墙地砖总产量稳中有升,生产格局变化巨大。未来五年,全国墙地砖年总产量将比较稳定地保持在现有水平上,但稳中有升。从宏观上讲,主要受以下三方面因素的带动: 第一是我国国民经济将持续增长,将带动墙地砖行业的增长; 第二是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将要求更多的墙地砖装修居所、装饰公共环境; 第三是我国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进一步促进我国墙地砖产品向周边国家及欧美国家大量出口。在西部大开发带动下,墙地砖工业正成为川渝、山东、河北、山西、内蒙古等地区的经济增长热点,仅川渝地区就极有可能在2年至3年内将目前3亿平方米的墙地砖产量翻一番。 尽管墙地砖总产量在新世纪初表现为稳中有升,但整个墙地砖生产格局将发生很大的变化。 首先,墙地砖生产厂家地理区域分布的变化。原先墙地砖产量最大的佛山地区尽管其中心领导地位还不会受到动摇,但该地区的总产量将有所下降,并将有部分资金与技术从该地区流向其它地区。重要的墙地砖产区如温州、晋江地区的墙地砖产量将较大幅度地继续下降;唐山以外的河北地区、淄博以外的山东地区、山西、内蒙古、川渝等地区的墙地砖产量将有较大幅度的增长。特别是四川以夹江为中心的周边地区,将继“三山”(佛山、博山、唐山)之后成为又一大型墙地砖生产中心。 其次是墙地砖生产企业阵容结构的变化,随着香港兆峰公司的清盘、圆方公司的重组,港资企业将基本退出我国墙地砖生产制造的舞台;国有企业在墙地砖行业的份额将继续大幅减少;以台资企业为代表的合资、独资企业将继续在我国墙地砖行业维持较稳定的份额,但略有下降,因为其盈利能力将明显减弱,并开始出现亏损;民营企业(含租赁承包企业、转制企业)将赢得墙地砖行业竞争的主战场,他们在1999年上半年用200条生产线制造了年产5亿平方米至6亿平方米的奇迹,他们将进一步成长壮大成为我国墙地砖行业的主力军。 再者是墙地砖产品质量档次的变化,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我国墙地砖企业技术装备水平的进步,工艺技术自主开发能力的提高,墙地砖企业直接对外交流的增加,高质量、高档次墙地砖产品的份额将大幅度增加,新花色、新品质墙地砖一方面将是新世纪墙地砖行业的增长热点,另一方面墙地砖新花色、新品质的寿命将越来越短。墙地砖行业生产格局的巨大变化,将更加繁荣我国的墙地砖工业,将使我国的墙地砖工业体系发展得更加完善,最终使我国从一个墙地砖生产大国发展成为墙地砖生产强国。 技术创新,严格管理,增强竞争能力。科技创新是投入新思路、新观念、新理论,投入新技术、新工艺,投入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产出高质量的新产品,产出新效益、新效率。 剧烈的市场竞争将刺激墙地砖工业的技术进步,提高整个行业的水平,同时将加剧墙地砖企业的两极分化,一方面新一轮激烈竞争将迫使很多企业面临停产倒闭甚至被兼并的痛苦局面;另一方面行业的新巨头也将逐步形成,将形成数家具有规模的、个性化强的集团企业,同时众多的专业化小企业将配套发展起来,墙地砖工业发展的新局面将导致整个行业向集团化、社会化、专业化、现代化的方向迈开一大步。在新世纪里,随着国营集团企业转制,民营企业将更快速成长,将成为整个墙地砖行业的主力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