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建筑经济 查看内容

粤东西北人均GDP落差达7倍

2013-8-1 14:37|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991| 评论: 0

摘要:   在韶关本地一家网络论坛里,曾有一幅107国道湘粤交界段的照片引发热烈讨论。夜幕下,跨省公路一边光明,一边漆黑。发帖人隐去界碑,让网友猜一猜哪边是湖南,哪边是广东,结果,许多网友一看就知道,漆黑一片的 ...

  在韶关本地一家网络论坛里,曾有一幅“107国道湘粤交界段”的照片引发热烈讨论。夜幕下,跨省公路一边光明,一边漆黑。发帖人隐去界碑,让网友猜一猜哪边是湖南,哪边是广东,结果,许多网友一看就知道,漆黑一片的公路在广东境内。

  从卫星拍摄的夜景图上看,珠三角已经成为中国一个巨大的高亮地带,然而,环绕这个高亮区的粤东西北,亮度跟周边省份却没有多少差别,甚至更弱。这与光亮从上海绵延向江苏、浙江乃至安徽的长三角形成鲜明的对比。


粤东西北地区 网络配图

  “GDP总量和财政收入,梅州只有龙岩的一半,韶关只有郴州的一半,甚至潮州也只有漳州的一半!”广东省政协特聘委员崔河参加省政协调研组,走完粤东西北后大吃一惊,本以为发展走在前头的广东各地市,早已落后周边省份的邻市一大截。

  与珠三角的经济社会“鸿沟”尚未填平,与周边省市的差距又开始拉大,发展滞后的粤东西北,不仅无法承担珠三角通往广袤腹地的承接作用,反而会成为经济辐射的一道无形“壁垒”。

  打破发展瓶颈已迫在眉睫。近日,广东省委密集召开会议,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的决定》问题,包括财政、金融、人才等一揽子扶持政策向粤东西北倾斜,举全省之力予以大力支持。振兴粤东西北,正在上升为广东全省重大战略。

  “振兴粤东西北,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要求全省为改变粤东西北落后面貌而奋斗。“粤东西北发展起来了,广东的经济就有了两个发动机,才能全面增强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巩固华南区域经济中心地位”。

  发展鸿沟人均GDP落差7倍之多

  翻开广东地图,汕头、湛江两座中心城市遥遥分布,与潮州、揭阳、汕尾,茂名、阳江分别构成广东的东西两翼;而在南岭逶迤的脊背上,云浮、清远、韶关、河源、梅州自西向东依次排列,这些地市传统上被称为北部山区。

  粤东西北12个地市,面积约12.5万平方公里,占了全省七成,人口近5000万,相当于一个中等省份规模,总体上处于欠发达状态。尽管广东实施区域发展战略已超过10年,但粤东西北与珠三角之间,仍然存在深深的“鸿沟”。

  一项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各市间人均GDP差距总体上呈现扩大的趋势。变异系数(变异系数是反映数据离散程度的绝对值。一般来说,变量值平均水平高,其离散程度的测度值也大,反之越小。)由1980年的0.3486上升到2005年的0.6684,年均上升2.5个百分点,此后有所下降。

  2012年,广东省人均GDP最高的深圳市,已经接近2万美元,而最低的梅州市仅为2750美元,两者落差达到7倍之多。在全国人均GDP最高的江苏和最低的贵州之间,这一落差也仅为3.5倍。

  “如此大的落差,光靠转移支付是根本不可能填平的!粤东西北自身必须发展起来。”一位研究区域经济的专家表示,欠发达地区面大量广,只有靠自身“造血”才能奋起直追。

  目前,粤东西北12地市的人均GDP,全部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最低的还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50%.如果把粤东西北作为一个整体,其人均生产总值仅能排在全国倒数第4位。这极大制约了广东全省的竞争力和全面协调发展。

  十八大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广东时,提出广东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要求,包括国民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率先比2010年实现“两个翻番”。

  “全省21个市,有12市人均GDP不到全国平均水平,就算我们提前实现‘两个翻番’,也不是一件很光彩的事。”广东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徐少华强调,胡春华书记到广东后专门过问,要求附加一个条件———所有地级市人均GDP都要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灯影效应粤东西北将被边缘化

  “历史上的韶关,曾经遥遥领先于郴州!”粤北经济发展研究所所长王发兴曾专门研究韶关、郴州两座城市的发展,在他看来,改革开放初期,韶关比郴州有着更为优越的工业基础和区位条件。1978年,韶关拥有各类企业1781家,工业总产值达到30.6亿元,而郴州全市工业总产值仅有7.13亿。

  然而,随着珠三角经济的高速成长为全国经济的重要增长极,产生巨大的极化效应,将优质生产要素吸引集中。另一方面,随着铁路、高速公路的发展,北江河运丧失优势地位。“韶关被置于珠三角经济的‘阴影区’中,经济区位发生嬗变”。

  与此同时,郴州却因为区位最临近广东,而成为湖南改革开放的“南大门”,被国务院批准为沿海向内地改革开放的“过渡试验区”,插上腾飞的翅膀。到2000年,郴州市国内生产总值已达到231.5亿,超出韶关40亿。2012年更是突破1500亿元大关,几乎超出韶关一倍。

  韶关不如郴州、河源不如赣州、梅州不如龙岩、潮州不如漳州……在珠三角耀眼的光环之外,粤东西北却形成一圈“灯影”,反而大大落后于周边省份的相邻市县。与自然条件相似的龙岩、郴州等邻市相比,粤东西北的交通条件、城区辐射能力等方面已经落后,在区域产业分工与竞合中逐渐处于劣势。

  “这样下去,粤东西北在区域经济中将被‘边缘化’!”多位政协委员提出建议,若不全力实现超常规的发展,拥有近5000万人口的粤东西北将成为广东沉重的“包袱”。

  “粤东西北的落后,关键在于人才、资金流失。”省政协常委、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林勇表示,珠三角经济增长极形成之后,周边地区的发展很容易被忽视,优质生产要素不断流失,差距会越来越大。他呼吁,必须更加重视粤东西北,将优势资源向这些地区倾斜。

  在省政协调研组的报告中,把这一现象形容为“灯影效应”。粤东西北环绕珠三角,接受珠三角的辐射本来是最大优势,但因为珠三角城市群结构不尽合理,区域分工合作不明显、产业结构雷同等问题,辐射能力散乱而有限。

  “粤东西北自身的原因也很重要,有的地方停留在‘哭穷’,靠转移支付过日子”,林勇表示,部分干部缺乏干事创业激情,“等靠要”思想依然存在,对珠三角的对口扶持过度依赖。要振兴粤东西北,还需谋求更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办法。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