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建筑经济 查看内容

理性观察当前温州宏观经济

2011-11-28 13:47|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284| 评论: 0

摘要:   最近温州经济出现了一些波动,跳楼的、逃债的、企业破产的、民工讨要工资的情况时不时出现。关于温州宏观经济出现如此凌乱的局面,温州存在多种不同的经济解读。在温州当地最着名的703804网站上,对于当前的经济 ...

  最近温州经济出现了一些波动,跳楼的、逃债的、企业破产的、民工讨要工资的情况时不时出现。关于温州宏观经济出现如此凌乱的局面,温州存在多种不同的经济解读。在温州当地最着名的703804网站上,对于当前的经济困局,有网友认为是温州模式出现危机,也有网友认为是“都是银行惹的祸”,也有人认为是“温州经济私有化的恶果”,还有人归咎于“高利贷”。

  相对而言,企业界比较乐观的看法是随着“信泰集团”老板的回国,大致上宏观经济会出现稳定,温州经济慢慢地重新回归正常轨道;经济界相对悲观的看法是:今年十一月下旬到十二月之间,由于企业现金流出现持续的恶化,财务报表、资产质量欠佳的生产型中小企业会有更大倒闭概率。整体上对于当前的经济形势,多空双方的意见分歧都比较大,众说纷纭。如何在温州的经济现象中,用宏观经济的理性视角予以阐释众多的经济困惑,作为一个温州人,笔者利用周边的经济事实管中窥豹,针对当前温州经济若干现状作如下阐述。

  一、管窥温州宏观经济现实

  就温州经济历史发展而言,我们注意到最近几年温州的实体经济的竞争颓势渐渐显露,单一的依赖资本、劳动、资源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已经出现了“成长的烦恼”,经济转型的步伐由于缺少有效的“知识经济”提升、飞跃的促进作用,发展速度相对滞后,导致目前温州宏观经济处于一种“转型缓慢、传统产业萎缩、需求不足、投资后继乏力”的尴尬境地。其中温州工人工资价格上涨、原材料涨价、民间资本利息高涨的事实,对于温州的实体经济带来的冲击,在此次2011年下半年的经济风波中得到了体现。近年来温州传统实体经济的不断衰落,逼迫温州资本不断转移到“房地产、高利贷、矿产开采”等高风险行业。2008年很多温州企业家的家庭遇到了一个普遍尴尬现象,辛辛苦苦从事实体企业经营的丈夫,一年的企业年终资产收益率ROA远远低于拿着私房钱从事炒房的妻子盈利的投资收益率ROI,这又在资本“趋利性”属性的刺激下,让更多的民间资本、企业流动资本转移到“非实体经济”领域。在资本市场领域,原来的温州资本供需体系、利率水平基本上受国有银行的主导控制,民间资本基本上处于一种弱势辅助的地位,借贷资本市场分配格局、营销管理细分化市场定位可谓“泾渭分明”。国有银行控制温州资产质量优秀的企业的贷款,而民间资本借贷公司定位于私营企业、个体户之间的高风险领域生意。国有银行贷款和民间资本之间的“主导从属格局”,多少年没有什么根本改变。但是此次由于受国家宏观调控影响,国有银行的贷款一下子变得稀缺,因此民间资本迅速侵占了原来国有银行贷款的市场份额,但是其代价是资本的借贷利率大幅“涨价”,08年以来各种从事高利贷的担保公司(温州俚语:老高)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一般企业从银行得到的贷款是年利率7%左右,但是温州民间高利贷的年利率是60%72%之间(即月息56分)。由于存在巨大的国有银行和民间借贷利息差,产生了一个怪异的金融问题:银背(金融掮客的温州俚语,即从低利息的地方获得贷款,然后再高价借给担保公司放贷,从中赚取利息差),“银背”其中不乏银行高管、公务员、社会普通百姓,其社会作用是:积聚一切资本投资高利贷产业。因此如果可以从国有银行得到贷款,大致途径是放“老高”(即从事高利贷),赚取利息差。同时在受资本市场高利贷的影响,企业的资金周转运营成本普遍增加,导致企业对于现金的需求更加旺盛,因此对于大本分企业而言,要么接受承兑汇票,要么延长销售客户的延期付款。某些行业现在开始用现金交易,不接受任何赊账经营,这进一步加剧了温州的货币有效供给不足的矛盾,进一步提升了民间借贷的资本成本。

  现在温州经济观点分歧较大。在笔者单位辖区的商贸城周边市场内的318家中小型企业而言,由于都是属于经贸、贸易型企业,没有一家属于生产型企业,因此截至11于1日没有一家出现倒闭、逃跑的。就当前温州企业的问题而言,由于受宏观经济调控的影响,部分企业出现问题,应该科学归类加以判别。客观的说,按照企业的资本结构情况划分,资产负债率高的企业出现危机的概率相对比较大,而坚持低资产负债率经营的企业基本没有问题;如果按照经营特点的种类划分,属于生产加工型的企业由于目前货款被拖欠导致出现问题的概率较高,而贸易型的企业目前还没有出现问题(但是最近被拖欠原料货款成为坏账的概率在增加);如果按照企业主营业务占比划分,专门从事企业的主营业务的公司,出现问题的情况相对概率比较低,而脱离公司主营业务,跨行业经营,从事为人担保、参股采矿业、房地产、担保公司、从事投机金融衍生交易的公司出现危机概率偏高。按照企业的注册资本金划分,中小企业出现现金流的问题的概率偏大。因此就目前的企业经济的公司财务而言,实际处于一种财务运营管理质量不同导致企业发展路径分化的问题,而并不是出现了温州系统性、区域性的经济危机。

  二、宏观经济内在传导因素理性分析

  就目前温州宏观经济的整体发展情况而言,其大致的经济成因沿袭了以下路径:首先由于传统工业经济基于劳动密集性产业基础上,当基本的原料、工资价格上涨、人民币升值等因素影响,温州传统的鞋子、眼镜、打火机等产业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先发优势慢慢减弱,面临一次“洗牌”,其行业的平均利润率开始下降;其次而与此同时(2007年)房地产等行业处于新一轮发展周期的“黄金时期”,行业的利润居高不下,相关的资金担保行业也日益旺盛,由于民间资本存在“安全性、逐利性”双重属性,因此在“逐利性”作用下,产业资本慢慢地转移到房地产、担保公司等资本密集型行业上面;第三由于资本利息本身存在一个利益诱导、市场竞争的关系,在房地产行业、高利贷巨额回报的心理预期刺激下,大量的社会资金从实体经济转移到了房地产、高利贷担保公司等行业(温州绝大多数大型企业在从事房地产等非主营业务);第四、在资本有效供给保持基本不变的情况下,由于价格高利贷经济传导,银行借贷资本不断的从银行被大企业以生产贷款形式出来,然后流入房地产、高利贷担保公司,而真正需要资本的中小型实体经济的贷款额度就显得相对短缺了,因此中小企业就不得不从民间借贷担保公司获得高利贷,而实体经济的资本年收益率ROA一般只有15%20%,远远低于高利贷的利息率60%,因此就资本运营角度而言,资本需求量大、处于高负债率的、利息保障倍数低、产品附加值低、企业货款回收周期长的中小企业实际上陷入了一个“两难抉择”:找高利贷贷款找死,不贷款等死。第五由于温州高利贷贷款供给的价格不断攀升,银行的低息贷款生产占有份额在下降,而担保公司“高利贷”占据了温州民间借贷市场额主要市场份额,因此主导温州利息生产的主要因素是“高利贷”担保公司。第七在温州经济金融制度设计层面,任何高利息的借贷成功实施的关键是其借贷的对象的收益率必须高于借贷成本。由于高利贷属于短期的经济行为,一旦其将高利贷利息价格传导到温州实体经济产业(平均中小企业年资产收益率只有15%左右,而且呈现下降趋势)上面,由于融资成本远远高于ROA,就必然逼迫温州的上述的“资本需求量大、处于高负债率的、盈利能力差、利息保障倍数低、企业货款回收周期长的中小企业”陷入困境、或者破产。第八目前温州民间借贷资本市场基本上处于停滞、半停滞状态,担保公司为了规避风险,“今天有米高价也不卖”,银行又没有贷款额度,中小企业是等米下锅,祷告无门。整个区域资本市场处于一种“因为利息价格畸变导致的贷款有效供给不足”的状态。

  就《财务管理》领域而言,任何一个破产企业的经济共同点是:“加权融资资本成本WACC大于资产收益率ROA”。当前温州破产企业的情况,刚好解释了“ROA于WACC”的关系。一个企业,其资本包含“股东权益”和“负债”(借贷资本),两者之间的使用综合成本就是WACC,就金融管理角度而言,企业年终的动态盈亏平衡分析,不是依赖税后利润的多少,而是依赖“ROA和WACC之间的对比关系”。因此企业股东权益占总资产的比例越高,资产负债率越低,那么受到借贷资本价格的影响越小。这也就是温州经贸型企业、现货交易持续旺盛的因素,而借贷交易、赊账交易日渐萎缩。当温州处于高资产负债率的企业需要大量的现金流维持其运营的时候,受高利贷作用,现金流承载的企业的WACC飙升,远远高于企业的交易税前利润及其ROA。一个行业的ROA基本固定不变,但是高利贷利率飙升,导致了自有资本不足、资产负债率高的企业的WACC飙升,因此,企业借“老高”、担保公司的资金占有时间越长,企业破产的概率越大。温州目前破产的一些企业,其经济机理大致如此,其焦点就在于“ROA和WACC之间的对比关系”。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