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发布关天经济区融资规划
国家开发银行与陕西省政府签订《融资规划合作协议》两年后,由国家开发银行规划局、国家开发银行陕西分行、陕西省发展改革委、陕西省金融办联合西北大学共同编制的《关中-天水经济区系统性融资规划》(简称《融资规划》)目前正式进入实施阶段。 经济区生产总值提前两年完成 两年多来,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经济区生产总值提前两年完成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2011年1-9月份,实现生产总值5416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770亿元,分别增长14%和31.5%,高於全国平均水平4.6和6.6个百分点。但发展步伐与预期还有差距,资金严重不足、融资渠道单一、金融创新薄弱等成为重要制约因素。 为扩大融资规模,充分发挥金融对经济区发展的支撑作用,陕西省联合国家开发银行编制《关中-天水经济区系统性融资规划》。「系统性融资规划」是运用开发性金融原理和方法,对区域和行业未来发展提供的系统性金融安排,是开发银行参与或编制区域等各领域科学发展规划的核心内容和独特产品,除包括资金供求、融资总量、融资结构、融资方式等传统因素外,还包括市场建设、信用建设、制度建设等金融基础设施的系统性设计和各类融资载体的完善提升。通过有效发挥市场、制度和信用建设的优势,整合政府、社会、企业等各方资源,进行系统性融资规划设计,全面覆盖制度创新和规划先行所释放的金融需求,推动建立高效的市场化融资体系,促进金融深化和金融发展,以融资破解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的瓶颈和体制制约,为区域和行业发展提供系统的融资解决方案。 突出绿色低碳效率和谐理念 该《融资规划》包括现状分析、战略定位、重点领域融资设计、融资主体建设和实施措施五个部分,是一部操作性很强的专业规划,更重要的是突出了绿色金融、低碳金融、效率金融、和谐金融的理念。《融资规划》围绕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这一主线,紧扣经济区战略定位,坚持系统性、市场主导、金融创新、持续发展和金融资源空间优化配置等原则。使用了社会融资总量这一宽口径的融资指标,测算出2011年到2020年未来10年间,经济区需要完成社会融资总量55545亿元,其中常规性(惯性或自然性)融资供给41889亿元,资金缺口13656亿元。「十二五」期间,融资需求量为21018亿元,融资供给量16860亿元,资金缺口为4158亿元;「十三五」期间,融资需求量为34527亿元,融资供给量25029亿元,资金缺口为9498亿元。 同时结合经济区产业布局,《融资规划》将经济区产业划分为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农业、文化旅游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五个特色优势产业,以及基础设施、生态环保、公共服务三个政府主导领域,结合不同产业的建设特徵,设计不同的融资路径,进行系统性融资安排。 此外,为确保融资目标的顺利实施,《融资规划》也提出了包括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绿色财政」、创新融资模式、灵活运用融资创新工具、利用民间资本、打造区域性金融中心、构建区域融资保障体系、加强风险管控、优化金融资源空间布局、改善投资环境、实施金融人才战略等一系列具体措施。 |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