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三剂“良方”缓解城市内涝之痛
编者按:当我国很多城市在为内涝愁眉不展之时,当部分城市排污系统备受各界诟病之时,我国广西桂林已经在缓解城市内涝上迈出新步伐。在降雨季节到来之际,广西桂林的做法或许能够给那些仍在备受内涝煎熬的城市带来一些启发。 从5月到6月上旬广西多个城市出现的持续降雨中,桂林市区的降水量虽然较大,却没有像过去一样出现较大的内涝灾害,桂林的防涝排水系统经受住了考验。桂林市民曾深受内涝之苦,如今这些大都成了回忆。那么,桂林开出的治疗内涝“良方”是什么呢? 地点一:丽君路立交桥 历史镜头: 由于历史原因,秀峰区丽君路立交桥片区雨、污未分流。每逢暴雨,雨水、污水四溢。 附近的居民刘阿姨告诉记者,以前丽君路立交桥、丽中路等地逢大雨就涨水,水深时超过1米多,汽车根本无法通行。一些不想绕道的车辆就从立交桥上的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小心翼翼地开过,路面拥挤不堪,大家对这些情况都有些怨言。内涝时,丽中路许多居民的地下室都被淹没,有时水甚至进入一楼的房间,让一楼的住户损失惨重。 现场目击: 在丽君路立交桥附近,记者看到,从丽君路上到立交桥底之间有3米多高的距离,桥底的水泥路两旁安了两排专门排水、长约3米的“滤网”,来来回回的汽车一路从桥底顺畅穿过。在近期持续降雨时,这里也没有发生过内涝情况。 解决措施: 桂林市排水工程管理处相关人士表示,由于地势低洼和历史原因,丽君路立交桥、丽中路片区的雨、污水未被分流,一旦发生暴雨,雨水和污水溢至西山路,进入丽君路立交桥雨水泵站,但该泵站无法接纳过多雨水,故造成内涝,对居民和车辆行走影响较大,经常遭到市民的投诉。2009年1月,该管理处投资51万元在丽君路路面新建了长250米的雨水管和长1600米的排涝沟,并加装拍门,遇到暴雨时,将雨水“分流”到附近水沟,彻底解决了该立交桥的内涝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