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人物 建筑访谈 查看内容

周俭:拆旧城建新城发展了GDP掏空了文化

2013-11-27 12:02|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1044| 评论: 0

简介:  最近,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课题组在调查中发现,全国有12个省会城市提出要建新城区,目前已经规划了55个。与此同时,城市改造过程中对旧城的大肆拆平让住建部建设司司长赵辉明确表态,城市开发要 ...

  最近,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课题组在调查中发现,全国有12个省会城市提出要建新城区,目前已经规划了55个。与此同时,城市改造过程中对旧城的大肆拆平让住建部建设司司长赵辉明确表态,城市开发要避开有传统村落的地方,不能直接拆掉。

  城市应该如何扩建新城区,又该怎样对待传统村落?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院副院长周俭,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城市想要发展得更好,就应该逐渐把社会、文化和艺术等指标都规划进来。

  拆旧城建新城发展了GDP掏空了文化

  您如何看待很多城市扩建新区的做法?

  周俭:目前我国很多城市都在推动新区和新城的建设,这当中深刻体现了地方政府在城市化水平、经济发展和城市地区间竞争的诉求。扩建新城(区)的现实情况千差万别,但我感觉很多城市的扩张式发展可能既不恰当,也不现实。地方政府在社会文化和经济发展中承担了非常大的责任和压力,这使得他们成为地方城市化的主要推动者,因为通过城市的发展才能显著带动当地GDP的增长。因此,扩建新城、拆平旧城是一种最简单的、最快速发展方式,但是也带来新城空城、空地和旧城历史文化特征消失等后果。

  不能通过规划来避免城市不合理的建设吗?

  周俭:首先,规划在这个过程中并不是处于一个主导的地位。城市规模的扩张和扩展在很大程度上其实是地方政府的诉求。比如,有的地方未来10年要把人口规模从20万人增加到50万人的提法,并没有经过科学测算,只是出于想要发展成大城市、以更多人口吸引更多投资的目的,算的都是5~10年里GDP能够增长多少的经济账。虽然并不是所有城市的规划规模都是由地方政府决定的,但是不得不说,城市新区新城拓展的规模符合规划论证结论的极少。

  当然,规划部门会通过和政府博弈来避免过度建设。一是评审规划方案时,如果专业部门认为50万的人口规模不切实际,未来可能只有35万的人口规模,那么可能会商讨平衡成一个40万的结果;二是城市总体规划一般在批准后7~8年后就要修订一次,如果到时候当地已经培养起了某种吸引力,有能力达到40万人甚至更大的规模,那么还可继续执行,但若没达到这种条件,则可以调整规划。虽然如此,仍不能避免浪费,因为城市总体规划划的时间跨度一般在15~20年,如果地方政府在实施规划时推进过快,那么很多建成的道路和房屋在某一段时间内将会面临荒废和空置。

  其次,有些城市规划不合理也有规划本身的问题。比如目前的规划编制比较侧重规划的技术性指标和经济性指标,而社会性和艺术性相对较弱。具体体现在重视城市里教育设施的配套数量、房屋的日照间距以及城市未来发展用地和产业用地规模等,但却忽视城市的活力、邻里关系的维系、城市特征的保持和传承,因此,很多人觉得某个城市规划改造后固有生活场景消失了,街道也不再有活力了。

  有人说发展过程中的城市规划,应该先搞好经济和技术指标,社会性和艺术性的东西应该后置。您怎么看?

  周俭:我觉得有道理,但不合理。可以理解的是,城市发展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有重点,任何时候都面面俱到肯定是不现实和不可能的。就当下我国城市发展的状况来说,城市想要发展得更好,就应该逐渐把社会、文化和艺术等指标都规划进来,不然就来不及了——等到把旧城拆光了,城市的内涵和特色就没有了。

  城市规划应该注重空间和功能的多样化

  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应该如何对待传统村落?

  周俭:从法律角度上来说,国家《文物保护法》已明确规定,只要发现传统村落或遗址等文化遗产,就应该划成保护区并进行考古研究和价值评估。不过,在确定传统村落的价值上可能会有不同的价值判断,比如,如果同样的村落在同一区域分布的很多,那么是否一定要保护可能就会存在不同意见。但从规划的角度来讲,保护肯定是首位的。

  我国城市旧城改造过程中存在什么问题?

  周俭:主要是在城市更新的思路上,很多地方政府对旧城的做法都是成片地拆平重建,因为这样执行起来更容易。拆平看似能解决所有遗留问题,效果也立竿见影,但实际上却破坏了城市社区的和谐生态。原来相熟的邻里关系因为拆建而被打破,同一楼的住户分别被迫迁到新的环境中,想要再形成一个成熟的新城区至少要二三十年的时间,过程中会增加很多不稳定因素。同时从规划的角度来说,对于旧城中的建筑,好的要保留,不好的或者功能不恰当的,则应该分别采取拆除新建、改建、功能置换的多样化方式,而不宜整片区域地拆建,这样会割裂城市各组成部分间原有的有机关系。

  目前一些政府的改造思路已经从3-5年前的强推拆迁,逐渐转化为征求民意、逐步更新。这背后的主要动因就是《物权法》的颁布。《物权法》使得老百姓懂得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比如,上海市如果动迁地块的签约率不达到90%以上,谁也不能强制推进。

  规划在落实过程中还有哪些障碍?

  周俭:在规划过程中会不断提出一些创新又合理的想法,但因为现在的一些政策不配套, 规划就很难落实。其中,土地和房屋产权是最重要的两个方面。比如,城市在大面积扩张过程中,需要增加公共服务设施用地,但如果没有新的政策支持用地,医院就建不起来。

  您认为现在的城市规划应该遵循什么样的思路?

  周俭:应该遵循多样化的思路,其中包括空间上的多样化和功能上的多样化。从空间上来说,大路小路都要有,老房子新房子要融合在一起。每个城市都有它自身发展的文脉,表现在城市空间和景观上就是城市发展的时间痕迹,这才是每个城市自己的特征。如果我们为了解决交通问题而普遍地拓宽道路,为了改造旧区而成片地拆除旧房屋,城市的特征也就消失了。另外从功能上来说,一个城区里什么都应该有。医院、学校、农贸市场、理发的、洗衣的、居住的、就业的,不同等级、各种功能都应该承载。现在很多地方在城市更新和新区开发过程中新建的或者是一大片单元的功能区,一下班一个人都没有,或者一大片住宅区,一上班一个人也没有,这样并不符合城市的多样化特征,城市也因此失去了活力。

收藏 邀请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