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建筑地产

建筑地产

订阅

2005年一季度35城市商品住宅价上涨10.5%

2005-4-19 00:00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15日发布的报告显示,今年第一季度,中国35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9.8%,比去年第四季度涨幅下降1个百分点。   发改委和国家统计局的调查结果显示,一季度,35个大中城市中,房屋销 ...

稳定住房价格 建设部九大命题考问开发商

2005-4-18 00:00

 自3月26日国务院发出《关于切实稳定住房价格的通知》后,各地政府及中央各级主管部门都紧急行动起来。据业界人士透露,3月29日,建设部邀请国内部分知名企业家召开“房地产市场和房价座谈会”。建设部部长汪 ...

定位不清 权限不明 执法艰难:圆明园何以如此不宁

2005-4-15 00:00

 近年来,从毁损建筑是否复建到湖底防渗漏工程是利是弊,好像关于圆明园的几乎每一项动作或计划,都置于公众口舌之中,也几乎都有正反之争。究其原因,是圆明园作为清朝皇家著名的夏宫被“英法”联军烧毁,历史的遗 ...

申城可能遭遇20年最严重蚁患 白蚁杀进新建商品房

2005-4-14 00:00

  白蚁侵入内环线杀进商品房   从今年4月初以来,随着气温的上升,本市闸北、卢湾、黄浦等区的白蚁防治所接到的有关白蚁求治的电话开始持续上升,每个防治所每天接到的电话都在200个以上,专家表示,今年的“蚁 ...

中国的高层建筑已失去节约土地的意义

2005-4-14 00:00

新华社北京4月5日电从北京到广州,中国都市摩天大楼的数量之多、高度之高不断刷新着纪录,摩天大楼的疯狂增长引发了有关专家的强烈担忧。 在北京,电视中心工程目前已经“长高”到170余米,设计高度达249.9米的 ...

圆明园听证•聚焦——代表质疑铺膜是为了招财

2005-4-14 00:00

听证会后,圆明园管理处代表对众多媒体记者的提问一律以“无话可说”来应对。 质疑 ??在一片争议声中召开的听证会又在争议声中结束。防渗膜是否拆除,圆明园防渗工程到底要交多少学费,这笔学费最终由谁“买单 ...

孟加拉国楼房坍塌事故死亡人数已经升至26人

2005-4-13 00:00

孟加拉国楼房坍塌事故死亡人数12日已升至26人。目前,仍有300多人困在楼房废墟下,生死不明。   来自当地军营的军人同消防队员和警察们一起仍在努力搜救幸存者。但由于楼房建筑局促、消防队又缺乏相应营救设备, ...

谢国忠卖房证明观点 中国楼市“泡沫之争”定格

2005-4-13 00:00

谢国忠的话终于应验,楼市已在降温,炒房者正在撤退。谢国忠是摩根士丹利的首席经济学家,去年,他甚至以卖掉自己在上海的房子来证明,上海的房地产热已经到了降温的前夜,而很多学者不信他,因此,去年底的房地产泡 ...

圆明园听证会名单确定 73人受邀最小代表仅11岁

2005-4-13 00:00

本报讯 昨天,国家环保总局正式公布参加圆明园环境整治工程环境影响听证会的单位和人员名单,共有73人受到邀请,以环境、文物、建筑等各类专家为主。   兰州大学教授张正春、清华大学院士吴良镛、北京大学教授俞孔 ...

圆明园是个牺牲品? 专家称“到拆膜的时候了”

2005-4-13 00:00

 吴良镛等专家占三分之一   今天上午9时至12时在环保总局举行   2005年4月11日,圆明园西部遗址,一民工拖着一车断枝走过一片平坦的空地。本报记者浦峰摄   本报讯(记者马力)圆明园湖底防渗工程的公众 ...

发行“地价指数债”可抑制房地产泡沫

2005-4-12 00:00

 发行“地价指数债”是增加供给很重要的方法。更关键,它可以形成对土地泡沫产生抑制的有效机制。      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日前发表的一份报告指出,沿海地区房地产泡沫破裂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房地产市场 ...

今年不买房4大理由“追涨杀跌”就是不跟进

2005-4-12 00:00

面对不断蹿高的房价,面对叫嚣着“你今天不买,我明天要涨价”的开发商,面对一个个热热闹闹的售楼处,我们这些平民百姓如果不“跟进”,是不是就错失了赚钱的机会?今天,如果我手里还有钱,我还要买房吗?面对消费 ...

一个名字有多套房掀开房产销售的信息黑洞

2005-4-12 00:00

所有售楼信息一律上网公开!这是深圳市国土房产局的重大举措,深圳国土房产局公开了自2001年3月1日以来批准预售的新楼盘信息,共有856个楼盘,40余万套商品房的信息,市民反映强烈。“原来自称‘抢购一空’的楼盘还 ...

政绩追求 财政压力造成房价上涨?

2005-4-12 00:00

 央行出其不意地再次提高房贷利息,这是央行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第二次提高房贷利息,并首次提高房贷的首付门槛。央行此举是为了抑制房地产的过热需求引发金融风险和通货膨胀。因此,与央行历次出台的主要针对开发商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