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人物 建筑评论

建筑评论

订阅

时评:智慧城市建设要力避“标签化”

2013-10-4 12:44

新型城镇化 在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智慧城市无疑是突破当前城市发展瓶颈的新理念、新模式,因其融汇了诸多先进的信息技术,使得城市管理、公共服务、政府效能均可得到极大提升。然而,一些地方因缺少对 ...

时评:“空中楼阁”的高处不胜寒

2013-10-4 12:44

近年,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超高建筑及高楼建设日趋火热。据统计,目前中国共有高层建筑10万余幢,全球十大高楼有三座在中国,预计到2016年,中国的摩天大楼数量将是美国的四倍。然而,大量 ...

余丰慧:上海自贸区试水金融改革步子应大点

2013-10-4 12:44

此前有消息称,上海自贸区将实现9个方面的金融改革:金融市场利率市场化;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先行先试(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允许设立外资银行以及民资与外资合办中外合资银行等。 全国人大批准有关上海自贸区方 ...

叶檀:造新城热是土地城镇化的缩影

2013-10-4 12:44

国家发改委的一个课题组对12个省区的调查显示,平均每个地级市要建约1.5个新城新区,144个地级城市要建200余个新城新区。 政府不笨,设立如此多的新区,虽然遭受土地城镇化、人口没有城镇化的指责,但好处更多 ...

时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志在重实效

2013-10-4 12:44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民心工程、实绩工程,它关系到市民的切身利益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现实需要,更是长远之计,因此要注重实效。 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要规划先行。要依法制定城市基础建设规划,确保规 ...

时评:各地掀起“自贸热” 自贸区不是越多越好

2013-10-4 12:44

自贸区概念成为股市香饽饽,天津、重庆、广东纷纷掀起自贸热。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后,连续几天,上海自贸区概念股表现相当强势。现在,这股热浪目 ...

刘力:解析中国建筑设计的复制现象

2013-10-4 12:44

刘力博士 十几年来,国内出现大量的对欧洲城市著名建筑,甚至整个小镇或风景名胜区域的复制热潮,也引发了网上的关注和热议。这一现象其背后有深刻的社会与文化原因,并非简单的抄袭指控所能概括。 首 ...

易介中:以建筑学理念规划个性空间

2013-10-4 12:44

作为一个在建筑学上颇有建树的学者,台湾设计师易介中对建筑的把握和观念常常独到而个性,和这样一个有着建筑学背景的人聊室内设计和居住理念是件开心的事情,他反复强调室内居住空间应该是以人为本,而把室内设计师 ...

白彦浩:设计像风一样的自由!

2013-10-4 12:44

1、首先能简单介绍一下您的设计生涯吗? 回答:小时候没有好好上学,对数理化一方面每次考试基本上都不会及格,呵呵,从小学就开始上美术课(当然,大家估计也都如此)颇对画画喜爱有加,虽然还算不上正式的,每 ...

时评:推进新型城镇化 小城镇仍将担大任

2013-10-4 12:44

新型城镇化 网络配图 以大为美,似乎已成为当今城市建设的一种时尚。当下,新一轮城市化浪潮风起云涌,稍具规模的城市,不管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历史底蕴、发展基础如何,都将北京、上海甚至香港、东京、伦敦 ...

时评:山寨了建筑 山寨不了文化

2013-10-4 12:44

知名建筑的地方山寨版 网络配图 A:真正能够让世人为之倾倒的城市是具有独特核心价值魅力的城市。不过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都在追求国际化大都市形象,在此过程中,呆板的、毫无生气的、火柴盒般的水泥森林涌 ...

时评:新型城镇化建设要摒弃工业化思维

2013-10-4 12:44

今后一二十年将是中国城镇化向纵深阶段发展的关键时期,而实现促进城乡一体化、缩小城乡差别、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等重要目标,都需要建立在高质量的城镇化基础上。 所谓高质量城镇化,是指在加快提高城镇化率 ...

时评:警惕“造城运动”留下财政隐患

2013-10-4 12:44

鉴于人多地少的特殊国情,为这场大戏捧场并主动争当演员的各路资本还前赴后继,地方压根就不用担心无人捧场。造城大戏一时叫好不叫座,地方拿储存土地向银行做抵押信贷,照样能熬得过去。而一旦熬过严冬,迎来的则是 ...

时评:从“榨菜指数”看城镇化背后的血雨腥风

2013-10-4 12:44

国家发改委的官员们最近发明了一个新词:榨菜指数。大意是,根据畅销全国的涪陵榨菜这几年在各地区销售份额变化情况,推断人口流动趋势。有网民对此不买账,认为官员不务正业,不够科学。不过,就像一些著名的经济学 ...

时评:城市化必须科学化

2013-10-4 12:44

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城镇化三化协调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城镇化是工业现代化的基础,是农业现代化的条件,城镇化搞好了,可以有力促进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实现城镇化必须坚持科学化,这对于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