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人物 建筑评论

建筑评论

订阅

费俊:城市生态智能氧泡 以劳动换取新鲜空气

2013-10-27 14:46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数码媒体工作室副教授 费俊 以劳动换取新鲜空气 Q:您的这个作品具有什么样的功能呢? 【费俊】:这个作品叫做生态智能氧泡。面对北京这个日益恶化的空气污染问题,通过设 ...

时评:叫停“洋地名”是用传统找回自我

2013-10-27 14:46

网络配图 人名与地名都有一定文化内涵,亦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上不同国家抑或民族,文化千差万别而又各具特色,各个地方地名本应彰显各自地方乃至民族特色,凸显鲜明地域个性特质,使用外国人名和 ...

顾明:标准是技术发展的关键

2013-10-27 14:46

中国BIM标准研究组负责人 顾明 如今,针对于中国建筑行业的建筑信息模型(以下简称BIM)技术已经臻于成熟,中国各大建筑设计研究院甚至某些知名的建筑事务所,都已经在应用BIM技术为其建筑设计提供技术支持,一 ...

时评:城市发展应借鉴欧洲“密而不挤”

2013-10-27 14:45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村镇建设司司长 赵晖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村镇建设司司长赵晖:尊重小城镇发展更可持续 可持续发展要尊重过去城镇化发展的方式。小城镇有它与生俱来的优势,第一,小城镇拉动内需发展。 ...

时评:一条自行车道的修建启示

2013-10-27 14:45

网络配图 德国有句谚语:Eilemit Weile,中文意思是欲速则不达。在德国,断不会为了赶几个月甚至几天的工期而误了长久的建筑质量。 我在德国念书时住在城市外围的小镇上,去学校要经过一段州级公路。200 ...

时评:智慧城市如何走出“中国特色”

2013-10-27 14:44

网络配图 伴随着我国智慧城市试点的激增,一些试点城市建设贪大求全、求大求快、盲目投资现象明显。结合阿联酋、瑞典、日本等国实践,许多国内外专家认为,智慧城市只应作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手段之一,贸然大规 ...

时评:建筑垃圾非法倾倒引发环境阵痛

2013-10-27 14:44

网络配图 近日,建筑垃圾入侵北京城郊区县引发社会强烈关注。而伴随着城市的高速发展,建筑垃圾的处理也逐渐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非法倾倒 危害重重 我国城镇化在快速推进,与之相伴的是国 ...

时评:勿让建筑材料的应用变得本末倒置

2013-10-27 14:44

网站配图 A: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不可缺少的原材料,是建筑事业的物质基础。它直接关系到建筑形式、建筑质量和建筑造价,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城乡建设面貌的变化和人民居住条件的改善。如何在建筑设计中正确选 ...

时评:建筑胜在有内涵

2013-10-27 14:43

网络配图 从深圳地王大厦到广州国际金融中心再到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国内第一高楼的座椅不断易主。近年来,在经济发展和城市形象的双重影响下,各地规划建设中的高楼纷纷向全国甚至全球第一高楼发起攻势。 ...

时评:名园被拆背后文化建设的畸形心态

2013-10-27 14:43

清代名园道生园 网络配图 清代名园道生园被拆,引来东莞人一片唏嘘。 尽管莞城相关部门对此给出了看似合理的解释道生园因残破不堪而未被列入文物保护名录,并且已是私人住房,其拆除也属于私人行为但当 ...

时评:城市规划应摒弃“长官意志”

2013-10-27 14:43

网络配图 大拆大建的背后,透视出一些城市出现脱离实际、急躁冒进、罔顾民声等问题,应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专家指出,城市建设必须尊重实际、尊重民意,要科学把握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否则,建设的大手 ...

时评:2020年我国城镇化率将达到60.34%

2013-10-27 14:43

网络配图 21日于北京发布的中小城市绿皮书指出,我国中小城市及其直接影响和辐射区域城市化率仅为35.1%,未来20年内,中小城市将成为提升城市化质量、推进城市化加速进行的主要战场。 这份绿皮书在由东 ...

时评:“逆城市化”对村镇建设的意义

2013-10-27 14:42

网络配图 城市居民回原籍定居、官员告老还乡对促进乡村文明与发展作用显著。西方主要发达国家从上世纪20年代起,在城市化中后期均出现了数量众多的城市居民向郊区、小城镇和农村迁徙及定居现象,这些现象可称 ...

时评:沿海城市跃跃欲试“泛自贸”概念

2013-10-27 14:42

网络配图 自贸杠杆撬动整体发展 虽然多个城市都在为自贸而战,但其所筹备的泛自贸区概念与上海自贸区大不相同。上海自贸区是国际性的,开放和改革的力度空前;而天津、青岛、重庆等地所申报的自贸区方 ...

王新:中美建设行业BIM应用推广之路

2013-10-27 14:42

王新自九十年代末期开始接触BIM应用与实践,具有深厚的专业背景、丰富的中美两国建筑行业工作经验,近年来积极参与BIM在中国的宣传与推广。对比美国BIM推广相对成熟的发展体系,采访中对于国内各环节的BIM起步与发展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