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作品 文化建筑 查看内容

Sergio Kopinski Ekerman:巴西二战犹太人大屠杀纪念馆

2013-8-15 18:01|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434| 评论: 0

简介:建筑师:Sergio Kopinski Ekerman 地点:萨尔瓦多,巴依亚,巴西 承包商:Eng Construes 项目年份:2005-2006 建筑年份:2007 摄影:Leo Azevedo   巴西巴依亚萨尔瓦多的犹太人墓地位于Baixa de Quintas山的东 ...

建筑师:Sergio Kopinski Ekerman
地点:萨尔瓦多,巴依亚,巴西
承包商:Eng Construções
项目年份:2005-2006
建筑年份:2007
摄影:Leo Azevedo

  巴西巴依亚萨尔瓦多的犹太人墓地位于Baixa de Quintas山的东北部。这是一个椭圆形的墓地,面积大约为5600平米。

  在最近80年内,墓地除了一半以上的地方被使用以外,和原来唯一的不同之处就是多了一个特殊的建筑。这个建筑是20年前建好的,主要用来公布讣闻。

  由于场地最先被使用的部分缺少新的埋葬点,外加墓地的形状不好,萨尔瓦多的犹太人社团于2006年决定策划一个新的方案,来重新规划这个墓地。

  建造一座大屠杀纪念厅是这个新方案的一部分。它有两个作用:首先,它将成为这个墓地的一个显目的界标;其次,它能提供一个有用的场所,像礼拜堂一样,人们可以在里面祷告和沉思;最后,让人们记住犹太历史上最重要的事件。

  项目的第一期建设于2007年七月完工,其中包括:建造新的大门入口、地板和基础建筑,翻新讣闻,改善通往旧场地的道路,其中还包括了大屠杀纪念厅的兴建工作。

  纪念厅的承重墙面朝耶路撒冷,这是犹太教的传统。建筑外观的设计灵感来自“chai”――在希伯来语中是“生命”的意思――记住那些受害的犹太人和那些幸存下来的犹太人。

  为了表达出这层含义,建筑师试图建造出一个光和影形成的地方。建筑使用的主要材料是混凝土,但是这些混凝土并没经过再次加工,而是让它完全表露出原始的模样,之所以这么做就是为了感受到在浩劫中生死之苦的经历。

  纪念厅主要部分是一个4米×4米×4米的立方体,其中3面墙是半封闭式的,剩下的是完全打开的西面,面对着墓地。纪念厅前建有柱廊,突出纪念厅的象征意义。

  纪念厅内有一个长椅,一个放蜡烛的钢盒,以及一件象征犹太纪念物的衣服。主承重墙上挂着一个长明灯和一把定制的锁,长明灯象征着犹太人和上帝之间的联系。

  外面的六把椅子和六根柱子代表二战时期被屠杀的六百万犹太人。

  萨尔瓦多的大屠杀纪念厅是在巴西建造的第二座犹太人纪念碑。二次世界大战已经过去60多年,我们认为有必要让人们再次去回忆起那次大屠杀,让我们把希望寄托在美好的未来。

收藏 邀请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