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智能环保发展 应回归自然
简介: 什么样的建筑是人类与自然能够和谐共存的建筑,中国城市建筑的未来发展方向又是什么?上海世博会给出了答案:生态+智能。在信息社会,传统建筑提供的服务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要求。智能和低碳这两个词逐 ...
什么样的建筑是人类与自然能够和谐共存的建筑,中国城市建筑的未来发展方向又是什么?上海世博会给出了答案:生态+智能。在信息社会,传统建筑提供的服务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要求。“智能”和“低碳”这两个词逐渐在建筑领域流行起来,并成为本届世博会的关键词。节约能源,降低排放带来的环境污染和开发新的替代可再生能源就是“低碳”理念所倡导的发展方式。采用高科技手段,节约能源和降低污染的智能建筑在这个结合点上凸显出来。在此次世博会中,我们有许多令人惊喜的发现。就拿中国馆来说,层叠出挑的造型形成了良好的遮阳效果、外挑檐口的叠篆文字“中国印”实际上是一个个巧妙的通风口、屋顶与外墙上的太阳能电池可让中国馆照明用电自给自足、屋顶雨水收集系统可以实现雨水的循环利用,就连地区馆屋顶“新九洲清晏”园林,同时也是一个降温的“空调”。 这些先进的建筑理念融合了智能科技和环保概念,代表了未来建筑发展的趋势,也成为今后房地产企业的努力方向。其实早在上世纪90年代,经济建设迅猛发展,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智能建筑市场。除了一些商业和公共用途的智能大厦之外,智能概念也引入了居民小区。从发展前景上来看,智能建筑有着无限生机,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弊端,比如整体质量不够高,设计水平较低,对生态和节能重视的还不够等等。 目前,不少中国的房地产企业在这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但从实际效果和消费者的接受程度来看,中国环保低碳住宅还停留在概念阶段,真正做到让消费者广泛接受和认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高科技本身不是万能的,在“后世博时代”的建筑设计者除了在技术上进行创新之外,更多的是应该考虑如何做到回归自然,恢复到人类贴近自然的生活方式,我认为这才是未来智能、科技建筑的精髓所在。 |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