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作品 新建筑 查看内容

科技园外部空间界面及连接体探索

2010-5-19 10:49|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207| 评论: 0 |来自: 网络

简介:  上周给大家介绍了场所、绿色开放空间、广场、院落等科技园外部空间的构成要素,这次主要介绍的是界面,它同样是构成科技园外部空间的一个不可或缺的要素,一共有围合界面、垂直界面和水平界面三种类型。此外,本 ...

  上周给大家介绍了场所、绿色开放空间、广场、院落等科技园外部空间的构成要素,这次主要介绍的是界面,它同样是构成科技园外部空间的一个不可或缺的要素,一共有围合界面、垂直界面和水平界面三种类型。此外,本文还将对科技园外部空间连接体,比如道路、街道进行详细介绍。

  以下是对界面的分类解读。

  围合界面

  在城市空间设计的层面,界面是建筑的组构,虚空则是建筑之间的街道、广场、绿地。规划空间的形体控制,体现在建筑的天际线节奏和韵律的界面控制。界面就是建筑实体的自身墙体,虚空则是建筑的内外环境,界面空间形体的控制在于在有限的视域范围内,单个建筑实体与周围建筑群体之间的对比与统一,界面与虚空的关系十分明确。界面空间形体的控制,在于协调建筑实体与虚体空间视觉表现的重点和层次,因此这一空间围合界面的影响至关重要。实际上,一种清晰的、几何轮廓明确的围合空间需要有高质量的周边建筑相配合。

  垂直界面

  在外部空间中主要感受界面在这几种围合界面中,垂直界面起着相对主要的作用。建筑表皮的主要功能体现在建筑的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的关系上,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围护和交流。建筑表皮既需要在一定程度上与外部空间相分隔、隔绝外部空间对建筑使用的不利性因素的功能要求,并通过艺术手段丰富外部空间的视觉效果;后者则是对外部空间开放和交换能量、信息的功能要求。建筑表皮用自身的特点以不同的方式满足围护和交流两种基本的功能,同时也是造就建筑体块和建筑空间组合形态多变的重要手段,所以,可以把界面作为形成建筑体块及空间组合形态的方法而存在。

  当距离建筑较远时,往往感觉不到它的质感和色彩,取而代之的是它的整体外形或不同层次的群体轮廓线。而在视线距离较近的街道或视线距离开敞的外部空间中,人们将焦点集中在主要立面上,而不是变化的体量上。当两幢建筑呈角度地布置在一起时,往往与地面共同作用构成一个半封闭空间。这就是卢原义信在“外部空间设计”中所提到的空间效果:“适当地利用一切地理条件,适应该空间所要求的功能种类和深度,创造出空间秩序赋予变化的空间。”置身于这样的空间时,人的视线不再向两侧扩散,而是可以更好地欣赏这座建筑了。为了缩小围合空间的尺度感,避免尺度过大给人以空旷的感觉,这时需要在建筑下部设计一些小尺度的细部,给人以亲和的空间效果。

  水平界面

  围合的墙面是相互影响的,无论是整体形式与比例,还是墙面的水平线角。

  当围合建筑的间距、高度接近时,建筑屋顶邻近的挑檐、格架、遮阳等构件使顶部增加了一个虚界面,让该围合空间具有近似封闭房间的空间感,以产生一个为某种功能提供半室内私密空间的区域。

  地面图案和材质是任何空间都无法脱离的界面,这是底界面的设计重点。一方面可以细分地面的尺度以适应人体的尺度;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能够长时间欣赏和回味的图案或实体,这要求设计师以严谨的态度来对待;此外,不同的地面质感可以引导人们快速或慢步行走。

  地面的竖向标高变化是丰富空间的又一手段,地形变化具有很重要的视觉、功能以及心理效果。比如,休息空间和交通空间能够借助微地形变化加以分隔,一个体量较大的室外公共空间还能通过地形的起伏变化分成几个人性尺度的“户外空间”并减少人为的因素。

  底面的非水平化是创造外部空间流动的三维性的一个重要手段。在满足空间的功能要求前提下,利用空间的方向性、功能性以及界面化形成底面倾斜、连续曲面或自由曲面的变化,使得外部空间本身在高度上拥有非均匀的特征,丰富了空间的高度层次,使空间在高度上具有流动的可能性。然而,不同地形变化的处理必须慎重,以确保残疾人不会被排除在任何一个空间的使用之外。只要有可能,广场的不同高差之间应当有平行于踏步的坡道,或者用坡道代替踏步,这样就很容易达到空间流动性的效果。

收藏 邀请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