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作品 新建筑 查看内容

建筑创作大奖入围作品——成都市高新西区技术创新组团

2013-8-30 18:14|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219| 评论: 0

简介:设计单位: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设计人:钱方、冯霖、冯中伟 竣工时间:2006年11月 本项目位于成都高新区西部园区,项目净用地111000平方米,建筑总面积183409 平方米,其中地上面积144975 平方米, ...

设计单位: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设计人:钱方、冯霖、冯中伟
竣工时间:2006年11月

本项目位于成都高新区西部园区,项目净用地111000平方米,建筑总面积183409 平方米,其中地上面积144975 平方米,地下面积38434 平方米。设计在多方面打破传统科研孵化楼建筑模式,以新的角度对空间、景观和建筑视觉效果进行了分析思考,在有限的投资内,通过合理精到的设计,使建筑整体效果效益最大化,同时在5.12汶川地震中经受住了考验,业内同行以及社会各界反响都很好,获四川省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

1.设计出发点(目标)。创意性的提出高薪产业及生态观的城市空间形态,使该组团内每一栋建筑既各具特色,同时又是整体的一部分,充分体现一贯的空间特质和功能的互补关系。在有限的投资内,通过合理精到的设计,使建筑整体效果效益最大化。

2.设计原则。功能的效率原则与景观环境视觉的完美结合;

内部交通与外部交通的有效最佳对接,使相互不利影响达到最小;

充分运用视觉规律,将快速运动下的视觉效果与步行速度下的视觉效果有机结合,形成统一城市背景下的标志性建筑形象。

3.设计措施。利用灌溉渠以及地势高差,形成“河谷”景观中心,首先在整个规划中起到纽带联结作用,其次有效解决了雨水排放及场地土石方的平衡(综合地下停车库部位)。

结合建筑群多层办公建筑(孵化性质)的定位,进一步分析功能的深层需求,如交通组织和景观效果,采光通风要求之后,确定了以生态庭院为中心的建筑形态。生态庭院设有椭圆状攀援植物及摆放植物钢构支架,构成“绿色气泡”意象,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立体绿化。(供办公人员的视觉及休息活动之用,改善小气候。)

4.外部交通与内部交通通过底层局部的架空有效对接,在架空部分设置灵活多变的相关配套小商业,使得功能配置更加人性化,空间层次更富变化。

5.建筑外部设一层机翼形金属百叶,按一定视觉规律组合成整体。远观为体,近观为栅。结合建筑平面的变化,形成极为丰富的灰色空间及中介空间,同时机翼形金属百叶后这种空间的变化反过来也作用于外立面,使其在理性的秩序下隐现出感性灵动的效果。达致一种奇妙的和谐,这种立面处理方式是一种四维空间的处理,充分考虑了在沿街300多米长度范围内,车行和人行的不同的视觉速度效果,以及早、中、晚不同时间段光线的折射、反射和阴影的效果。结合早晚冷、暖光线的变化,在百叶的两面采用了不同色泽、以加强这种变化效果。






收藏 邀请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