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镜面砼工程试验施工方案
一、目的 二、清水镜面砼施工工艺及清水镜面砼标准 1、清水镜面砼施工工艺 2、清水镜面砼标准 (1)几何尺寸准确; 三、清水镜面砼施工方案 1、模板工程 (1)柱模制作:4#机19轴,B、D轴柱断面尺寸分别为1200mmx2100mm,C轴柱断面尺寸为1500mmx1800mm,柱子最大高度为2100mm,柱子最小高度为1400mm。 (2)柱模板拼缝:柱模板接缝必须平顺,缝隙不超过1.5mm,柱模板拼缝处采用海绵粘胶带嵌缝,贴20mm宽单面胶带纸。如个别柱模板拼缝宽度超过1.5mm时,用腻子将缝隙补平,并粘贴20mm宽单面胶带纸。胶带纸粘贴要求平顺,无折皱。 (3)柱模粘贴PVC板:柱面采用2.44mx1.22m的2mm厚PVC板,使用鱼珠胶粘贴,粘贴PVC板是清水砼模板施工的重要工序。 (3.1)将木模板表面清理干净 (3.2)鱼珠胶应用稀料稀释后使用,掺兑比例为:胶:稀料=3:1。注意稀料掺兑量不要过大,否则不但影响粘结力,还易溶解PVC板。 (3.3)粘贴PVC板:胶应满涂均匀,待10~16min后涂胶呈干模状态,将2mm厚PVC板由一边向另一边赶贴,并用橡胶锤振击,以便粘贴牢固,并不留气体,粘完后用手推刨将PVC板边刨齐,以免支摸时因PVC板间隙不合而造成加固后挤崩或破裂。支模前将PVC板外层保护膜揭掉。 (3.4)PVC板接缝应错开木模板接缝,PVC板接缝间隙不得大于1mm,否则,应用腻子批平,表面粘20mm宽透明粘胶带。PVC板接缝间隙不大于1mm时,直接粘20mm宽透明粘胶带。 (4)柱角木线条倒圆: (4.1)柱角倒圆木线条断面如上图:木线条安装后必须顺直且与模板接缝处不漏浆。 (4.2)柱角木线条安装方法为:先在柱模1200mm面上两侧固定木线条,木线条与模板间加垫2mm厚海绵条,再用20mm宽胶带纸粘贴堵缝。木线条另一侧粘贴2mm厚海绵条,然后用钉子从模板外侧向内拧入木线条内,将木线条与模板固定牢固。钉子不准露出木线条。另外木线条在1200mm面上安装时应伸出模板外侧2mm,以便1800mm(1200mm)模板拼装时挤紧木线条。再者,应对木线条根部进行处理,使之大于90°保证在模板拼装时挤紧木线条。 (5)柱模板安装 (5.1)柱子底部在立模前,对柱根部模板支设处用1:2水泥砂浆找平,找平层要用水平尺进行检查,确保水平平整。 (5.2)柱模安装:按照模板边线,在柱边四周距地5~8cm处的主筋焊接模板定位支杆,从四面顶住模板,以防止位移。柱模安装后,要检查并纠正移位和垂直度,最后再安装柱箍。 (5.3)安装柱模板时,在紧贴模板处加竖向ф48钢管,间距为150mm。四个柱角处竖向加48×60mm木方。柱箍采用八块[12槽钢作围檩,槽钢背对背,组成工字形。采用φ16的对拉螺栓连接,对拉螺拴紧贴在槽钢处。对拉螺栓两端紧固时必须采用双螺母紧固,对拉螺栓布置应横平竖直。紧固时用14mm厚的铁板垫在2根槽钢上,2根槽钢之间用12#铁丝绑牢,紧靠在钢管和木方。具体见附图。 (6)梁模板安装 (6.1)梁底架子应稳定,梁底立杆间距不大于600mm,梁底横杆间距也不大于600mm。横杆与立杆交接处应在立杆上加两个卡扣,保证梁底不下沉。立杆应通长撑在地面上,立杆接长时应使用接头扣,不允许使用十字扣和转向扣。 (6.2)按设计标高调整立杆标高,然后在梁底先铺设一层50x100mm方木,方木顶标高为设计梁底标高减一层木模板厚度,最后在方木上再铺设一层木模板。 (6.3)梁起拱方法为:梁底两端降低10mm,梁底中间起拱10mm。 (6.4)梁底模、梁侧模均纵向布置。梁侧模用50x100mm方木加固,间距200mm,方木外侧用钢管纵向加固,间距500mm。加固好后用钢管斜撑与架子顶牢固,另对拉螺栓安装前一定要对其位置进行设计和弹线,确保螺丝在一条直线上。 (6.5)在主、次梁交接处,应在主梁侧板上留缺口,并钉上衬口档,次梁的侧板和底板钉在衬口档上。 (6.6)柱顶与梁交接处,要留出缺口,缺口尺寸即为梁的高及宽(梁高以扣除平板厚度计算),并在缺口两侧及口底钉上衬口档,衬口档离缺口边的距离即为梁侧及底板厚度。 (6.7)次梁模板的安装,要待主梁模板安装并校正后才能进行。 (6.8)梁模板除需隐蔽处梁角不倒圆,其余处梁角均用木线条倒圆。先将木线条固定在底模上,再用钉子将木线条与侧模固定牢固,木线条与模板间加垫2mm厚的海绵条,最后用2cm宽透明胶带纸封闭。 (6.9)梁底模安装后,要挂中线进行检查,校核各梁模中心位置是否对正,并校核梁底标高。 (6.10)梁侧模、梁底模拼装时,只允许有横向接缝,不允许出现纵向接缝。。拼缝处先用腻子填平,再用单面胶带纸粘牢。 (6.11)梁底梁侧其它预埋件用螺丝与模板固定牢固。 (7)模板拆除 (7.1)模板的拆除必须待混凝土达到要求的脱模强度后方可拆除。柱模板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坏时,方可拆除;梁底模板在砼强度达到设计后方可拆除。 (7.2) 一般拆模顺序:先支的后拆,后支的先拆,先拆非承重部位,后拆承重部位,有梁板先拆柱、墙模板,再拆顶板底模、梁侧模板,最后拆梁底模板。 (7.3) 拆下的模板要及时清理粘结物,修理并涂隔离剂,分类堆放整齐备用;拆下的连接件及配件应及时收集,集中统一管理。 (7.4)梁底模板拆除时,必须要有模板拆除的报验申请单,经业主、监理检查验收后,方可拆除模板。 2、预埋件安装
|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