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新立方”建筑文化论坛(深圳站)
主持人各位领导、各位同事,非常欢迎大家来到会场。因为“新立方”在CCDI举办第四届了,今天我们是第四届CCDI“新立方”的收官之作、压轴之戏,欢迎大家参加。北京、上海、成都已经举办了,今天在深圳,深圳的论坛昨天已经,举行一个沙龙,我们非常荣幸邀请到协会领导们: 住建局勘察设计处处长张雁先生; 深圳市勘察设计行业协会副秘书长杨少红; 深圳市土木建筑学会秘书长刘福义; 因为这么多年,我们第四届,用一个网络用语,“新立方”得到强力围观。深圳的报名非常火,离不开我们的领导和协会的关心,也离不开所有关注新技术、新理念、新模式所有人群的贡献。所以,我们今天在深圳拉开最后一个序幕,既是序幕,也是闭幕,大家在这上面一定可以分享到很多东西。大家对于BIM可能既熟悉又陌生,在CCDI,我们为此做了五年多的努力。住建部也非常重视,在“十二五”规划里面也提到这个事情,信息化这一块要大力推广BIM。怎么推广?我们要经过很多探索,包括政府相关应用部门,设计行业要为此做出努力,CCDI也付出了很多。张处长还谈到了,我们如何把BIM介入设计?有时候开发商意识到这个问题,我要使用BIM。或者有些开发商意识不到,我们要把BIM推而广之,这不仅是设计的好处,还有资源的整合,管理的革新。我们今天邀请到实践者,还有过俊研究了五年之久,他有什么心得与大家分享,我希望今天的论坛给大家带来冲击。 今天到会的还有CCDI副总裁陈康先生,邀请陈先生做一个致辞。 陈康:尊敬的各位来宾,上午好,今天“新立方”建筑文化论坛深圳站活动在这里正式拉开序幕,首先我代表CCDI全体员工对前来出席论坛开幕式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对多年来一直关心和支持CCDI各项工作的政府管理部门、行业协会领导以及CCDI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新立方”作为我们CCDI一年一度的盛事,今年已经是第四届了,从2008年我们的新技术、新建筑交流活动周开始,我们本着要为行业人士搭建一个交流平台的初衷,我们一年、一年做下来,从以公司内部的交流为主逐渐向整个行业和社会开放,我们希望“新立方”能够成为一个真正的行业主流论坛和互动平台。“新立方”创建以来,我们一直履行着新理念·新技术·新模式的宗旨,大力推广新科技成果、新技术产品,这个宗旨得到了业内越来越多同行的认可,包括CCDI内部。许多建筑设计企业已经着手进行变革,主动的、有意识的探索和推进一系列创新,包括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业务模式创新、体制创新等等。一个企业持续健康的发展离不开企业自身的努力,更离不开政府管理部门的扶持、行业专家的指导和各界的关心和支持,离不开整个行业的发展和增长。希望借助“新立方”论坛的契机,我们能够和行业内的领导、专家、同行一起进行交流、学习,共同创造出更高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从而为我们整个行业的持续发展和增长做一点工作。同时,也希望大家对本次活动多提宝贵意见,使“新立方”论坛以后真正成为行业内上下联系、资源整合、信息传递,激励创新的平台。最后,真诚感谢各位的参与,并预祝“新立方”深圳站取得圆满成功,为2011“新立方”建筑文化论坛划上圆满的句号。 刚才说了,陈总的顺利进行离不开行业协会和相关部门的设计。下面有请深圳市勘察设计行业协会杨少红副秘书长致辞,大家欢迎。 杨少红: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今天非常荣幸能够来到中建国际参加2011“新立方”建筑文化论坛,在此我谨代表深圳市勘察设计行业协会对此次论坛的成功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 过去十年是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发展的黄金十年,而现在行业所处的大背景已经发生了变化。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成为了首当其冲的宏观经济任务。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低碳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都将对我们行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着这样的大环境,勘察设计单位唯有努力修炼内功,积极推进自己的管理创新、业务模式创新、品质创新才能适应全新的挑战。对整个行业而言要更进一步的加强彼此之间的互动交流和经验分享,共同为行业的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建言献策。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建国际广泛聚集行业内资源,邀请业内领导、专家、合作伙伴等积极发起了此次“新立方”建筑文化论坛,为业内人士搭建一个零距离接触的平台。这一举动彰显了中建国际作为一家建筑设计企业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希望借助“新立方”建筑文化论坛这个广阔的平台,我们能够更新理念和知识,交流信息和经验,创新思路和业务模式,在交流中借鉴,在研讨中提高。深圳市勘察设计行业协会也将一如既往的为大家做好服务,让我们对行业的发展携手共进。 最后,预祝“新立方”建筑文化论坛圆满成功,祝各位健康快乐! 谢谢。 谢谢杨秘书长,刚才杨秘书长也说了,我们要在不断地创造思路,CCDI在这个过程中也享受了,历届学会得到了深圳市土木建筑学会的支持,我们有请深圳市土木建筑学会的秘书长刘福义先生为论坛致辞,大家欢迎。 刘福义:尊敬的各位嘉宾,大家上午好!很荣幸参加2011“新立方”建筑文化论坛开幕式,在此我代表深圳市土木建筑学会对本次论坛的举行表示热烈的祝贺! 今天我们这么多朋友相聚在此,共同探讨BIM和绿色建筑的论坛,这也是目前行业的两个热点。住建部《2011至2015年建筑信息化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十二五”期间将大力推广BIM等新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而在国家的“十二五”规划中,也第一次纳入了绿色建筑。要求建筑业要推广绿色建筑、绿色施工,同时改造建筑业的固有发展模式。 BIM的应用与绿色建筑的实现都涉及到许多项目的全生命周期,需要产业链上下共同努力。BIM作为一种新技术覆盖了建设项目从概念产生到设施拆除的整个生命周期,包括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维护、拆除等各个环节的应用。绿色建筑则要求在建筑生命全周期内包括由建材生产到建筑物规划设计、施工、管理、使用及拆除系列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的消耗以及对环境的污染。 在这样的背景下,本届“新立方”论坛的举行是非常及时和有意义的,在座的有来自政府管理部门、业主设计单位、承包商、产品供应商,以及运营维护等各方面的领导和专家,希望借助这个契机,我们行业同行能够集聚力量、建言献策,通过深入的沟通与交流,共同推进建筑行业和整个社会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最后,预祝2011“新立方”建筑文化论坛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感谢刘秘书长,他们都是百忙之中来参加我们的会议,表现了对我们极大地支持。除了同事和领导的参与之外,设计行业的发展离不开新技术、新材料企业的支持,所以我们非常荣幸的请到戴思乐的杨琦总经理致辞。 杨琦:谢谢。今天非常荣幸能够代表全国各地戴思乐集团500多位同事向CCDI“新立方”组委会提供的平台表示衷心的感谢,在此也欢迎各位专家的欢迎。我参与成都站和深圳站的沙龙,戴思乐公司从1999年从小小的经销商成长开始,我们通过一次、一次与设计院、行业专家的联系密不可分,我们现在不断从法国、美国、以色列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填补了国内的空白。比如说法国戴思乐的设备,空气质量系统,还有专用太阳能,自主品牌的沙钢、水泵和空气泵,还有人工湖生态水库的节能技术等等。目前这些技术在中国安装和使用非常多,这些技术的推广和应用离不开专家的支持。我相信推进新技术的应用,推进环保的概念是中国公民的责任。我们今年成立了戴思乐集团公司,突破了3亿元的大关,我们公司的大楼也在松山湖投产,届时产品不仅在国内销售,也将走出过门。今天非常荣幸代表新技术企业,新技术企业为新技术的推广不断努力,我们希望更多的参与类似“新立方”组委会的平台,在平台上展示我们自己,认真听取专家的意见,不断发展,与新技术、新思维共同发展。 再次感谢大家,祝大家工作愉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