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人物 建筑访谈 查看内容

原田真宏:改造陆地的小心愿

2013-8-18 20:31|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433| 评论: 0

简介:  在2004年,原田真宏与原田麻鱼共同创立了Mount Fuji建筑设计工作室,成为了日本建筑界内一对令人艳羡的建筑师夫妇。生活中,他们彼此眷顾,相互扶持;事业上,他们相互合作、优势互补。    ...

  在2004年,原田真宏与原田麻鱼共同创立了Mount Fuji建筑设计工作室,成为了日本建筑界内一对令人艳羡的建筑师夫妇。生活中,他们彼此眷顾,相互扶持;事业上,他们相互合作、优势互补。

  你的父亲是船只设计师,你也在演讲时多次提到,船只设计对你的建筑影响很大。但是你最终还是选择了设计建筑,能说一下其中的原因吗?

  原田真宏:父亲的船只设计对我影响很大。我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船只是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纽带。船只设计中每个零件必不可少,而且造型非常漂亮。这也让我坚信,人类与自然的高度和谐所造就出来的形态,必然是优雅耐看的。

  这让我意识到人类在建筑上的缺憾。我出生在静冈县的渔港,经常随父亲出海。眼前的大海和船只很漂亮,但回头望望小渔港,陆地上的建筑凌乱,毫无美感,让我感到郁闷。人们似乎已经忘了,自古以来,建筑就是自然的一部分。无序地使用钢筋水泥,让建筑本身和自然的关系越来越远,在功能需求和自然力量方面无法达到很好的平衡感。所以,从那个时候起,我就有了改变陆地状况的小心愿,做好的建筑师,让建筑的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很好地结合起来。

  但你所用的材料,会不会限制建筑本身的规模,从而影响你们接手更大型的设计项目?

  原田真宏:木建是在日本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文化符号。在日语中,没有“树”和“木”的区别。树即是木,木也即是树。现代科学也证明了这种看法有它的道理。木材的大部分细胞是细长的管状,沿着枝干纵向排列。即使树木砍伐后做成了建筑,这些木质细胞依然存活下来,依然在呼吸。雨季吸入潮气,干燥的时候沁出,不停调节着室内的湿度与温度,将木建住宅称为“活着的住宅”并不为过。它与居住者之间的互动关系,要比钢筋混凝土来得更为紧密。

  日本是个多山、多林、多雨的国度,运用木材做建筑,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是自然的选择。回到你的问题,我们的建筑设计方式并不会受建筑本身规模的影响。2000年6月,日本出台了建筑机构的规范,在大型的公共建筑设计中可以使用木结构。从那个时候开始,一批建筑师已经开始意识到木建筑的价值,木建筑重新在日本兴起。

  从丹下健三到伊东丰雄,日本的建筑师受西方建筑影响很大。虽然你跟随这些前辈学习,也在西方建筑界工作,但在构造建筑时,可能是出于要把建筑融入到自然中的考虑,对两者都表现出了叛逆。

  原田真宏:建筑分为构成和构筑两个方面。构成指的是空间营造,构筑则是对事物进程的具体把握,比如对建筑的材料选择、细节、质感的创造。欧洲建筑能取得辉煌的成就,就在于建筑师对构成和构筑两方面都能很好地把握。

  上个世代的日本建筑师,在学习西方的建筑的同时,也用作品表达了对自然的崇敬。只不过,他们用的是抽象的构成方式。这和整个时代也有关系,他们更多地从杂志、照片、文字说明中了解西方大师的作品。这种学习方式也是抽象的。所以,他们这一代人在建筑构成上取得的创新成就举世瞩目,甚至有点偏激了。

  像柯布西耶的建筑,所用的色彩、水泥的质感、细节都需要亲眼观察才能领悟其中的奥妙。现在的日本新生代建筑师,比前辈们得到更多机会去当地亲眼看看这些建筑。所以,很多新生代建筑师开始在构筑方面实现创新,建筑设计从“白色”(钢筋混凝土结构)向多元化发展。我喜欢对建筑做具象的思考,在设计时,我们注重的是从微观上把握细节和材质的纹理,与自然环境的呼应,而不是宏观结构,所以看上去叛逆。

  您和太太原田麻鱼都是建筑师,也是合伙人。你们平时在建筑设计上是否会有争执?

  原田真宏:争执肯定是会有的。日本成功的建筑师夫妇,最后几乎都是以离婚而告终的,双方在设计理念上分歧,也会直接导致生活上的分道扬镳。这好像是个诅咒。但我和麻鱼现在的状况还不错,我们不会去计较设计过程中的分歧,因为双方让建筑重归自然的目标是一致的。

  每年,我们还会在事务所组织一次登山活动。我们会带着帐篷,在山上野营一周,和自然亲密接触。这会让我们对建筑的思考回到原点,想一想我们当初为什么选择建筑设计。这个活动,也是我们夫妻在生活和工作上的一个重要的粘合剂,我希望能打破那个魔咒。

  你接受过这么多“刁钻古怪”的住宅设计,也为自己的家人造房子,那么你自己的住宅是否也是你亲手打造的?

  原田真宏:我们还没有为自己建造住宅。现在的住宅是我们买的一栋二手房,布局、采光、功能都不理想,我们住在其中一直怨声载道。但如果要我自己设计住宅,我真的不知道会做成什么样子。现在,我和麻鱼已经在山上买了一小块宅基地,打算和我的学生们一起动手盖房子,能盖成什么样是个未知数。但亲自动手的过程,能够让我们重新思考建筑的本源,就像我们当年一起建造“XXXX小屋”,那是一段难忘的日子。

收藏 邀请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