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人物 建筑访谈 查看内容

陈志华:乡土建筑很美,一点也不土

2013-8-18 20:55|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718| 评论: 0

简介:  我国气候多变,地形复杂,乡土建筑连同依附其上的语言、食物,成为最具地域色彩的标识。你领略过多少乡村之美?对于中国乡土遗存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你是否具有足够的想象力?不久前,梁思成弟子、清华大学建筑学 ...

  我国气候多变,地形复杂,乡土建筑连同依附其上的语言、食物,成为最具地域色彩的标识。你领略过多少乡村之美?对于中国乡土遗存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你是否具有足够的想象力?不久前,梁思成弟子、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陈志华和清华大学另一位教授李秋香联合推出《中国乡土建筑初探》,这是二人调查研究乡土建筑近30年的总结,展示了千姿百态的中国村落。

  近日,84岁的陈志华老人接受笔者专访,分享他所看到的乡土建筑的迷人与优美,以及他内心最深切的担忧。

  乡土建筑的艺术美

  陈志华走访过吊脚楼、窑洞村、客家围楼。有山头村,有河边村,有马头墙参差不齐的村,有雕梁画栋精致入微的村。带给他震撼的村子很多。在他眼中,有两个文化意味最浓的古村落:一个是位于浙江省兰溪市诸葛镇的诸葛村,毗邻建德市和龙游县,距长乐村约2公里。村子始建于元代,居民自称是诸葛亮后裔,明清时期建造了许多精致的宗祠和住宅。

诸葛村

新叶村

  另一个是位于杭州市建德市大慈岩镇的新叶村,毗邻兰溪,村内迄今保存了16座古祠堂、古大厅、古塔、古寺,有200幢古民居建筑。

  这两个村落的建筑和构造复杂,住宅精美,文教建筑、庙宇等设施齐全,集中体现了中国乡土建筑的艺术美。这些村落包涵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比如他们的祠堂,高度反映了中国人的宗族意识,而抟云塔、文昌阁这些东西,体现了他们对文化的保守和追求。到那些村子转一转,你会感慨良多:这就是中国,这才是中国!很浓缩,很具体,天人合一,儒家文化浸染很深。

  20年来,陈志华收获了大量惊喜。湖南会同的高椅村、广东龙胜的龙脊村、四川合江佛宝场的吊脚楼,幻如仙境。贵州凯里有个村寨散建了很多谷仓,黝黑的竹木结构掩映在青山绿水之间,美不胜收。

  中国人盖房子很环保

  如今重新审视这些高水准的乡土村落,陈志华认为,它们见证了中国人数千年来自觉或不自觉都在践行环保主义。

  他说,去各地保存较好的村落走走看看就会发现,它们大多依山傍水,其对地理学、堪舆学等学问的运用让人叹为观止。就拿人人批判的风水来说,从其最终的表现物(乡土建筑)来看,无一不是契合了环保观念,对人的身心放松、调适是很有好处的。中国文化里素有雅爱自然的传统,山水情结一直强烈影响着农耕时代的知识分子和乡绅。文化大家文震亨就曾经指出,建筑要“居山水之间为上”。

  还有就是安全感,心理上的安全问题。陈志华说,他走访的典型乡村,他们的先人在选址时往往充分考虑了“安全感”,他们总是希望营造仅凭视觉直观就能获得明确的领域感,背后有山可靠,面前有水环绕,周围的一切都在视野之中,没有不可捉摸的神秘性。四面山环水抱,有屏障,而不是什么八方凭虚,让人心安理得。

  抢救一个是一个

  陈志华介绍,这些年他每接触一个村落研究课题,都不敢停留太久,因为中国需要保护、研究的村落太多,拆毁的速度太快,他总担心在一个村落停留过久,就会有很多珍贵村落迅速消失,“我们只好贪快贪多,抢一个是一个”。

  在最初开展研究的十几年里,他们没有固定经费,只能依靠出版社的预支稿费工作。跟出版社签订的合同是一年交一份稿子,然后才能拿下一年的工作经费。他们咬紧牙关,“贪多求快”,当然也绝不草率从事,尽可能地将有价值的村落研究透。

  陈志华对乡土建筑的保护现状很忧心。他举了一个前不久发生的例子:浙江楠溪江目前一共有267个村子,那里的领导在饭桌上当着他的面说,他们只打算留下2个;有些县可能一个不留。

  “一个民族,如果失去了对先辈们劳动、创造的尊重和感谢,对他们的生活毫无兴趣,不屑于欣赏和借鉴他们的成就,这个民族会是健康的吗?”陈志华在《中国乡土建筑初探》一书中问自己,也问读者。

收藏 邀请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