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振宁:为什么普利兹克评委会要做出补充声明?
普利兹克评委会的补充声明:“中国建筑师获奖的重要之处在于,它代表着评委会成员们认可中国建筑师将推动世界建筑思潮的发展。同时,未来中国城市化的成功对中国及世界而言都将是意义重大。在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的同时,中国即要保持悠久而独特的文化传统,又应关注城市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普利兹克(Thomas J. Pritzke)评委会为什么要在中国建筑师王澍获奖新闻发表之后做补充说明?是中国的问题就是世界的问题,是世界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也是世界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中国的崛起和巨大的资本流动,已经是不可阻挡的现实和潮流,在这个潮流中,世界已经认识到中国建筑师将推动世界建筑思潮的发展,那么他不是一两个人,他们是一群人,这些人的走向将引领世界建筑的未来,所以他们的思想和道德取向,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未来世界建筑的风格和品味。中国的城市化的成功与否,将大大影响世界城市的发展,世界的建筑精英们刚刚从纯建筑的梦想中醒来,他们不得不面对远东这块世界建筑发展的震源地所发生的一切,看看有什么方法可以对这种疯狂的进度有所制约?于是,普利兹克评委会的视线注意到王澍在建筑上的实践,提出的有关现在和过去的适当关系问题,正好和他们的想法吻合,但王澍已经在这方面实践了十年以上。然而王澍的获奖正好巧合在这个时间和空间的划时代的结点上。 普里兹克指出:“因为中国最近的城市化过程引起争议:建筑是应当以传统为基础还是应当展望未来。就像任何伟大的建筑一样,王澍的设计超越了那场争论,产生没有时间限制、深深植根于自身环境又具有普遍性的建筑。” 我们中国有这样一个说法: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中国的就是世界的。这是中国的视点,而西方的视点是,当你具有普遍性的时候你才具有世界性的意义。比如新浪潮的巨匠戈达尔在评价日本导演北野武的时候说,他拍摄的不是日本的电影,而是具有普遍性的电影。那么普利兹克先生所说的:“这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步,评委会决定将奖项授予一名中国建筑师,这标志着中国在建筑理想发展方面将要发挥的作用得到了世界的认可。”所谓世界性的建筑就是需要具有普遍性的价值。
|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