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前门大街修缮工程基本完工
5月11日,在刚刚修好的老字号大北照相馆内,崇文区政府首次正式对外发布了前门大街风貌保护工程的最新进展情况。目前,前门大街两侧建筑修缮工程已基本完工,9个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老建筑被完整保留下来,41个老门脸,广和楼、中和戏院和廊坊头条胡同3个老牌楼也都在大街上集中亮相。此外,备受关注的当当车票价暂定不低于4元。 平地建起“正阳桥” 前门五牌楼位于大街北端,历史上是北京最大的木质五牌楼,也是前门大街的标志。从这里走进去,才算真正走进了前门大街。两辆当当车的起点也设在五牌楼下东侧。 北京文物局研究员王世仁介绍说,此次对五牌楼的修缮是严格按照历史照片和文字记载,依照原样在原址进行的。复建后的五牌楼保持五间、六柱、五楼的柱出头式牌楼风格,屋面形式为庑殿顶,七样绿琉璃瓦。牌楼采用旋子金线大点金手法进行彩绘。牌楼正中书写“正阳桥”三个金色大字,也与历史记载完全一致。 此外,历史上这个地方还应该有拱形的正阳桥,“但是目前受交通影响,重建拱桥不可能了,所以只能在拱桥所在位置的地面上用石头建成一个‘平桥’,就是与地面平行的桥,能看出桥的长和宽。”王世仁说。 恢复“御道”834米 从五牌楼下穿过,脚下踩的不再是水泥路面,而是古香古色的青白石路。据史料记载,自明成祖迁都北京以来,前门大街就是皇帝去天坛、先农坛祭祀的必经御道。在这次修缮整治中,前门大街也恢复了这一历史风貌,在21米宽的大街中央,再现2.925米宽的白石御道,834米长。前门大街共铺装白石御道2000平方米、铺设青石18000平方米,这两种石材全部就近取材,采用房山大石窝石料。 拨浪鼓灯装点老街 一串串大红的糖葫芦、由小到大的3个拨浪鼓、黄铜围成的白色鸟笼,这三个老北京小吃和耍货,如今变成了现代照明器材矗立在大街两侧。 这些灯饰除了照明还有将建筑分区的功能。鸟笼灯区域都是保存原有风貌的老建筑。拨浪鼓灯区域是再现历史符号的建筑群,即穿插传统与现代文化混合风格的建筑。糖葫芦灯区域则是以创造为主的现代风貌建筑区。
|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