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政协委员暗访建筑工地 发现有工期压缩300天
报道 一个4.5万平方米,一个38万平方米的项目,合同工期却分别只有745天和1100天。以合理的施工定额推算,工期至少被压缩了1/3以上。国庆节前,部分政协委员对本市的两个建筑工地进行暗访,发现上述问题。 昨天下午召开的市政协 “本市建筑市场管理情况”专项视察活动中,市建交委副主任蒋曙杰透露,年内将出台27项法规制度,今后小到一个工地有多少建筑工人、多少监理人员,大到建设工程招投标、施工图审查、施工许可等建筑市场的关键信息,都将有据可查。 暗访 工期至少被压缩1/3 委员们暗访的两个项目都由堪称标杆的企业担纲,工地干净整洁、管理井井有条。文档资料显示,其项目从招标投标、总包分包、施工管理都中规中矩。但当委员问及项目合同工期与合理工期之间的关系时,两个工地的项目经理都语焉不详。 一个4.5万平方米,一个38万平方米的项目,体量之大,施工场地之小,功能结构如此复杂,合同工期却分别只有745天和1100天。专家委员明言,以合理的施工定额推算,与传统施工方法相比,工期至少被压缩1/3以上。委员们指出,这种强压工期的项目绝非个案。 委员表示,这反映出目前建筑市场内建设方(业主)的强势和施工方的委曲求全——建设方为了节约财务成本把工期压到超低限度,施工方为了拿到项目不得不提高施工成本。 “合理的工期,应按照施工程序方法、器具、生产工具的效率等合理编排得出结果。 ”市政协委员、九三学社市委专职副主委黄鸣分析:“考虑到是市场行为,施工方在工期上付出的成本上升,一定会在其他方面捞回。 ”委员建议:要消除隐忧,一是改变招投标法,增加技术标的比重,降低商务标的比重,改变建筑市场标书“价低者”得的铁律;二是对建设方(业主)的合同工期要有第三方评标,对严重违反合理定额的蛮霸设定,给予必要的干预和制约。提高建筑物的长久安全系数,必须从改变游戏规则着手。 建筑市场仍存在问题 市建交委副主任蒋曙杰透露,自11·15火灾发生后,上海各区县开展自查自改工作,自查报告须报送市整治办,并统一接受市整治办的抽查,整治工作成效明显。截至目前,本市整治建筑市场工作第二阶段工作即将结束。由市安监局、市建交委等10个单位组成的9个联合调查组,对全市18个区县(包括原卢湾区)和5个市级开发区进行的抽查显示,146个项目中共查出各种问题487个,向区县提出了63条意见建议。 市建交委坦言,建筑市场仍然存在着深层次的问题,如部分项目履行建设程序不到位,招投标及承发包管理不完善,对建筑市场的企业资质管理和从业人员管理存在不足,监理对施工现场监控不力的情况较为普遍,监管机构也面临着人员严重不足的情况。 杨浦区委常委朱勤皓在昨天视察活动中透露,目前该区的建筑市场存在施工现场工程质量安全责任制尚未完全落实的问题。如总承包单位、监理单位未按规定配齐相关管理人员,项目经理、监理人员不到位;监理单位现场管理缺失,把关不严。少数工程建设仍存在非法分包和用工不规范等问题。 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力量也相对薄弱。朱勤皓说:“目前杨浦区的工程建设质量安全监督机构人均监管工程面积近50万平方米,远高于其他中心城区,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力量不足问题突出。 ” 建议 工地有多少人都可查 目前,本市各相关委办局共梳理需要制定、修订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53项。年内,市建设交通委共确定将要出台的27项法规制度计划。《上海市安全生产条例》、《上海市建设工程监理管理办法》、《上海市建设工程检测管理办法》即将由市人大或市政府发布出台。《上海市工程设备管理办法》、《上海市建筑消防设施管理规定》也将于年内出台。最重要的是《上海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条例》现已进入立法程序。 针对监管缺位的现象,市建交委与市编办经过正式协商,取得一致意见,今后所有区县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机构将单独设立,列为全额拨款单位,以进一步调整、充实人员。此外,还将推行分级管理制度。即在市里立项的,由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相关部门监管;在区里立项的,由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相关部门监管。 建筑市场管理涉及规划土地、环保等多个部门,信息不对称将导致管理“死角”。不过,今后小到一个工地有多少建筑工人、监理人员有多少名,大到建设工程招投标、施工图审查等建筑市场的关键信息都将有据可查。蒋曙杰透露,市建交委已以“项全覆盖、管理全过程、部门全参与”等为目标,设计了建筑市场管理信息平台。 该平台覆盖新建改扩建,城市维护和修缮等工程,及公路、港口、水利、绿化市容、民防等各类专业工程管理,与立项、规划土地、环保等相关审批部门有效对接和共享信息,并对建设工程报建、招投标、施工图审查、报监、施工许可、竣工验收备案等各环节实施信息化管理。信息平台建成后,具有建设工程管理职责的各级各类政府管理部门,可按照分类、分级的原则,统一在平台上实施监管。 目前平台建设已初具雏形,年底完成平台建设成果展示,形成一个基本反映本市建设市场基本情况的管理信息化成果。 加强“监理”监理公司 “全市在建工地约6500个,单位工程数38000余个,年建总量3700亿元,建筑面积1.23亿平方米。在上海勘察、设计、施工、中介咨询企业约1万家,各类注册执业人员10000多人,从业人员约80万人。”昨天的座谈会上,市政协委员、市侨联副主席、上海豪都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屠海鸣在发言中抛出了一连串数字。 屠海鸣说,政府部门对报请审批的工程项目,不能一味点头发“通行证”。对于监理的缺位,他提出需对监理公司加强“监理”。屠海鸣说,有些监理公司是原建设系统相关国企转制而设,与建设主管部门存在着千丝万缕关系;有些监理方存在 “拿人的手短”的心态,对业主加快工期、缩减成本等可能引发安全隐患的决定“睁一眼闭一眼”。 他建议,建立工程监理日常报告制度,监理单位将监理过程中发现的隐患,如实向工程质量监督机构进行报告。在进行信息备案的同时,对于可能造成安全事故的重大隐患,且业主单位和施工方未进行整改的,由工程质量监督机构介入进行处理。 此外,需设立工程监理保证金平台。像上海对二手房交易进行资金监管一样,用以保护二手房交易中定金、首付款、尾款等资金的安全。政府部门可借鉴设立工程监理保证金平台,由业主单位先行将监理费用交至平台作为保证金封存,项目完成交付后再由平台将监理费支付给监理单位,从而有效减少安全事故隐患。而异地跨区监理也能为工程安全、质量安全设置一道新屏障。 此外,目前现有的建筑市场法规,越来越难以满足现实安全管理的要求。屠海鸣提出,可借鉴香港经验。“香港的建设项目多而复杂,但所有建筑、消防和监管法规不是一成不变,每当建筑市场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实际操作中碰到新问题,香港政府都会重新评估相关法规的可操作性,重新制定和颁布新内容。 ” 老洋房幼儿园消防隐患步步惊心 委员建议阳台架设消防软梯、逃生绳 襄一幼儿园人均建筑面积5.6平方米,除墙面外大多为木质材料,每层楼配备2个小型灭火器箱,或无法满足消防安全需求。市政协委员、公安部上海消防研究所副所长薛林建议,阳台等应架设消防软梯和逃生绳。昨天的市政协“加强城市运行安全和生产安全——学校、医院、文体娱乐场所的消防安全”专项视察透露了上述消息。 襄一幼儿园南园坐落在一片居民楼中间,由3幢3层老式洋房构成,除墙面外几乎都为木质材料,建筑面积1340平方米,共有4-6岁幼儿207人,教职员工31人。这3幢老洋房建于解放前,楼梯均由木地板铺成,两个成人很难并排一起上楼,每层楼有左右两个楼梯通道,每个楼梯口配一个小型灭火器箱,但未发现喷淋装置。据园长介绍,他们每月都会进行一次消防演练,两、三层楼的幼儿分行编队,沿着左右两侧的扶手,各自按行疏散撤离。 今年5月份以来,市教委已组织3次校园安全 “明察暗访”专项行动,共暗查学校36所,出动检察人员205人次,共查出隐患135项,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共121条。这些老洋房主要存在三类安全隐患:消防设施配备不足、消防车无法靠近、电线老化、走廊楼梯狭窄等;治安安全存在隐患,校舍与周边居民楼、餐饮店、棋牌室混杂;房屋结构存在安全隐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