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平原地下水污染
简介:“华北平原75%以上的用水需求靠地下水支撑,其最大的问题不是地下水的污染问题,而是其超采导致的地下水危机问题。”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所长石建省对记者表示。 而被寄予众望的南水北调工程,并 ...
“华北平原75%以上的用水需求靠地下水支撑,其最大的问题不是地下水的污染问题,而是其超采导致的地下水危机问题。”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所长石建省对记者表示。 而被寄予众望的南水北调工程,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华北的地下水危机。张兆吉建议,解决华北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根本措施还在节水。 华北平原地下水污染“摸底”收尾 记者了解到,目前关于华北平原地下水污染状况,官方尚未公布任何完整的污染调研数据。 但相应的调研工作早已开始,并进入了收尾阶段。早在2006年,中国地质调查局启动“华北平原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项目,该项目由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具体承担,首次在华北平原进行了系统的地下水污染,特别是有机污染的调查和评价。 “这一调查项目能够全面而完整地反映华北平原地下水的污染现状,比2001-2002年第二轮全国地下水资源调查评价要细致很多。”张兆吉对记者表示,“项目已经接近尾声,但调研报告还未通过专家最后验收,预计今年年底能够通过验收。” 目前调研报告的一些基本结论已经公开。记者查阅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的官方网站发现,华北平原地下水污染呈现三个特点:首先是污染指标多,以三氮(NO3-﹑NO2-﹑NH4+)、重(类)金属(Pb﹑As﹑Cd﹑Cr6+﹑Hg)和微量有机污染物为主;其次是多为点状污染,分布较广,多集中在城市周边和重化工开发区及影响带范围内;三是以浅层地下水污染为主,深层地下水亦有多点检出污染物。 同时,单指标综合评价显示,不用任何处理直接可以饮用的地下水(Ⅰ-Ⅲ类)占36.49%,经适当处理可以饮用的地下水(Ⅳ类)占24.25%,有39.37%的地下水(Ⅴ类)需经专门处理后才可利用。 其中,浅层地下水直接可以饮用或经适当处理可以饮用的占60.82%,需经专门处理后才可利用为39.18%。与浅层地下水相比,深层地下水质量较好,直接可以饮用或经适当处理可以饮用占60.50%,需经专门处理后才可利用为39.50%。 张兆吉分析,导致华北平原地下水的污染源主要来自石油类污染,城市垃圾和生产生活污水的不合理处置以及农业生产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治理地下水要对症下药。 该调查项目的报告,由于涉及到不少敏感数据,所以不会对公众公开。“根据我们以往的工作程序来看,该报告通过验收后,会递交到国土资源部,不会向社会公开。但国土资源部会通过公文的形式,将各省市的污染状况送到各省市。” 张兆吉介绍,“我认为,华北平原地下水污染整体上不是很严重。” 尽管如此, 但从局部来看,华北平原的地下水污染相当严重。北京大学工学院能源与资源工程系水资源研究中心的一份历时五年多的研究报告表明,2006年华北平原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河平原的污染已经触目惊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