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尼器都江堰打造抗震“弹性建筑”
摘要: 从上海材料研究所获悉,由该所自主研制开发的抗震消能装置―――阻尼器,已成功运用于都江堰市北街小学实验外国语学校等4个重建项目,可抗8级地震。该装置安装在建筑的支撑结构中,通过运动消耗地震波的能量,从 ...
从上海材料研究所获悉,由该所自主研制开发的抗震消能装置―――阻尼器,已成功运用于都江堰市北街小学实验外国语学校等4个重建项目,可抗8级地震。该装置安装在建筑的支撑结构中,通过运动消耗地震波的能量,从而有效地减轻地震对建筑的破坏,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让这些“弹性建筑”晃而不倒。 上海材料研究所所长蔡安定介绍,这种能力敌千钧的“阻尼器”,是现代大桥与超高层建筑中抗风、抗震的主力军。它像是一个充满了硅油、活塞可往复运动的油缸。然而,受技术、成本等因素制约,阻尼器尚未在普通民用建筑中大规模应用。但去年的汶川地震,“震醒”了材料所科研人员的创新神经。结合灾后重建8度设防的抗震要求,所里专门设计了一套柔性抗震法,为多个重建项目度身定制不同型号阻尼器。“使用这种阻尼器可以减少钢筋混凝土的用量,综合起来成本一点不高,我们已把这种‘上海技术’大量投入运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