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论文 给排水论文 查看内容

两种不同供水方式的水质研究与探讨

2011-4-26 10:58|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502| 评论: 0

摘要:  随着水源污染状况的加剧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用水的安全性愈来愈引起人们的关注。中国卫生部在2001 年颁布了新修订的《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从水质标准的角度为提高生活饮用水水质提供了有力的保证。为了 ...

 随着水源污染状况的加剧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用水的安全性愈来愈引起人们的关注。中国卫生部在2001 年颁布了新修订的《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从水质标准的角度为提高生活饮用水水质提供了有力的保证。为了满足新标准的水质要求,国内一些城市分别采取了不同的策略来解决居民生活饮用水的问题。在北京、深圳等发达城市,都把全面提高自来水水质、实现自来水的直接饮用作为发展目标,为此,需要从水源改善—厂内净化—管网安全输配等各个环节入手,提供全流程的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但考虑到水厂建设和管网改造等需要一定的时间,在短时间内,城市分质供水仍将有很大的市场,是解决居民饮用水质的一种重要手段。深圳市某小区是20 世纪90 年代末建成的住宅区,占地约44 ×104m2 ,共有居民七千余户,小区内同时建有自来水系统和管道直饮水系统,采取分质供水的方式解决生活饮用水中约5 %的饮用水质。在研究中,仅考察该小区中多层建筑中(8 层以下) 的用户。

  1 小区的供水情况简介

  1.1 自来水系统

  在该小区距离自来水厂1. 5 公里左右,水厂采用常规处理工艺。由于水压不够,在多层建筑中,四层以上用户需经泵房提升后供水。小区自来水管网为1998 年铺设,管材为铸铁管和钢管;但建筑给水管全部是镀锌钢管,属被淘汰的管材。

  

  1.2 管道直饮水系统

  该小区管道直饮水系统采用集中处理、统一供水的方式,设计规模240 立方米/ 天,于1999 年正式运行。该管道直饮水系统设计为循环式,循环水量按管网总水量的50 %设计,即保证用户用水是12h 内生产的(除水表之后支管的水) 。室外管道采用UPVC 管,室内管道采用铝塑复合管。

  

  2 小区的水质现状

  在自来水的水质检测中,对小区进水干管、小区管网、用户水龙头处分别进行了取样分析;在管道直饮水的水质检测中,对出厂水和用户龙头处的水样进行了检测分析,取样时间在早晨8 :30 - 0 :30 之间。检测结果表明,管道直饮水的水质远远优于《深圳经济特区管道优质饮用水安全技术规范》,而该小区自来水水质也完全符合卫生部2001 年水质规范,并且满足《深圳经济特区管道优质饮用水安全技术规范》中的水质要求。

 虽然对有机物、农药、杀虫剂、重金属等其它指标未作检测,但根据以往深圳市自来水和管道直饮水的水质检测结果来看,这些指标应该均可满足《深圳经济特区管道优质饮用水安全技术规范》。

  3 两种供水方式的水质分析

  3.1 浊度

  管道直饮水出厂水平均浊度为0. 09 ,明显优于小区管网中自来水水质;在用户水龙头处,两种水的平均浊度差别不大,但最低浊度直饮水仅为0. 06 ,而自来水为0. 18 。

  3.2 有机物

  两种水质在有机物指标上差别明显,在小区干管和直饮水出厂水处,CODMn 自来水是直饮水的10倍, TOC 浓度自来水是直饮水的3 倍;到了用户水龙头, TOC 浓度自来水是直饮水的5 倍,有机物指标的差别有可能引起口感上的差别。

  3.3 金属离子

  两种水质的金属离子指标铁、铝、锰均在检测限以下( < 0. 01mg/ L) ,只是在用户水龙头处,锌的指标有所升高,但仍符合卫生部2001 年《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中规定的1. 0mg/ L 。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