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师专访】RTKL:平衡发展的企业战略
2012年9月19日,RTKL全球总裁兼首席执行官Lance K. Josal,RTKL的是三位副总裁袁孝楠、Greg Yager、王恺,在RTKL北京办公室接受了媒体采访。他就RTKL的发展、设计理念、对中国建筑设计行业的看法等问题回答了提问。 RTKL Josal首先介绍了RTKL。RTKL1993年就开始进入中国,现在上海和北京都有分部,主要业务为商业建筑、公建建筑和医疗建筑三大类。RTKL的主要设计思想为“高效能”设计(Performance Driven Design),简称“PDD”,这是一个评价标准,从在节能、建筑功能上的表现,以及将来为使用者带来的积极影响等方面评价作为产品的建筑在市场上的表现。接下来袁孝楠、Greg Yager、王恺,分别介绍了RTKL在商业建筑、城市规划和医疗建筑三个方面取得的成就。
在回答自进入中国设计市场后面临的最大挑战的时候,Josal认为这个是根据时间的发展分为不同阶段的。在刚开始进入中国市场的时候,开发商会让建筑师设计完全是西方模式的建筑。很快RTKL发现这种模式是行不通的,中国城市的环境、文化以及人们的生活消费习惯决定而来西方模式的建筑在这里并不合适。因此RTKL做了很多研究,力求在对市场、建筑、当地文化的追求中取得平衡,最终,很多RTKL的作品都证明这种取舍是成功的。另外在具体设计中,RTKL会将功能放在设计的前面,去实现建筑功能的最优化。
关于PDD的定义中,保护环境和节能哪个更重要的问题,Josal说在设计中,保护环境和节能不是孤立的,关键在于通过PDD起的平衡,从而达到让客户满意。Greg Yager则认为经过20多年的快速发展,中国还有很多地方需要进一步的提高。PDD的设计策略不是关注节约了多少瓦的电和能源,而是如何改善一个城市的环境,使生活有一个更高质量的提升。
在美国Architecture Record杂志公布的设计公司企业排名中,RTKL排名非常靠前,而且一直非常稳定。关于RTKL能在萧条的建筑行业之中一直维持公司发展的稳定,Josal将其归功于RTKL平衡发展的经营策略。RTKL的几个大设计版块——商业、公建、医疗,他们之间有很大的互补性。大的经济环境总是会高低起伏,这三个设计领域也会根据经济状况有所不同。而平均下来的结果,则是RTKL平衡而且稳定的发展。
在中国的建筑热潮里,经常出现各种或者先锋、或者复古的建筑,引起了很大争议。对此问题,Josal认为中国的建筑界正在寻找自己的定位,在此过程中,不可避免会有形成对建筑形式的追求。但是这种形式本身不是一个可以长久持续的趋势,因为随着经济和人们心态的变化,这会导致文化上的品味越来越多样化、越来越精致,也会带来建筑审美方面的变化。所以现在大家看到的这种形式会是过眼云烟,只属于现在这个阶段,慢慢会有更多更成熟的作品出现。
目前国内商业地产掀起了热潮,兴建了大量商业。关于商业地产同质化的问题,Josal认为主要在于策划。而商业地产与城市的结合问题,Greg Yager认为城市综合体在不应是一个从天而降的巨型产品,完全不顾当地周边的环境,而是要根据当地的气候特色、地理和文化特色去设计。他还上海的大宁国际为例,这是一个适应上海街坊机理的的项目,已经运营了6年,开始成为上海闸北的一个区域中心,也回馈了当地的社区。是一个成功的产品。
关于RTKL RTKL是一家全球化的建筑、规划和设计公司,为客户提供全面的规划、建筑和创意服务。RTKL融合不同文化背景,尊重自然和环境条件,以其综合性专长致力于提供高品质设计成果。五十余年来,RTKL在世界各地城市发展进程中扮演了积极的角色,设计项目跨越文化与地域,涵盖了工作场所、文化设施、商业开发、游乐休闲、旅游度假、居住社区、交通枢纽、医疗保健以及高科技设施等多种类型,赢得了世界各地客户的信任与支持。 |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