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19日下午,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围绕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以下简称“中国科协”)“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促进创新创造”的科普宣传日工作主题开展活动,贯彻中国建筑学会“发展和繁荣中国建筑文化”座谈会会议精神,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由中国建筑学会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支持下的“发展和繁荣中国建筑文化——寻找中国好的建筑”建筑科普活动北京中国科技会堂举办。
筑龙网作为本次活动协办媒体,为大家带来全程报道。


【主持人】:大家下午好,首先我代表中国建筑协会感谢各位的到来,在这秋高气爽的九月我们大家欢聚一堂,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推进全面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实施,围绕中国科学技术学会,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促进创新创造,科普宣传的工作主题活动,贯彻中央建筑学会发展和繁荣中国建设文化座谈会议的精神,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顺利召开,今天有中国建筑技术协会和中国建筑学会联合主办的发展和繁荣中国建筑问题,寻找中国好建筑,科普活动即将开始,首先我介绍今天到场的各位领导,中国科学技术学会学术部部长朱雪芬,中国科学技术学会学术部部长朱文辉,中国科学技术学会科普部处长氧利军,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徐宗威。今天到场的嘉宾有: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设计院院长马立东,中国科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崔彤,集团副总裁,副总建筑师张祺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祁斌,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顾问总建筑师胡绍学,北京八度电脑图文制作有限公司董事李卓,北京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总监,建筑师曹亮功,中国航空规划建筑发展有限公司总建筑师傅绍辉,中广电广播电视设计研究院蒋培铭;中广电广播电视电影设计研究院王喡,下面我们再一次以各位掌声欢迎各位来宾和嘉宾的到来。

我们还要告诉大家的是作为中国科普周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和繁荣中国建筑文化,寻找中国好建筑科普活动,我们同时在重庆、在广州,在深圳,在青岛,在杭州,在沈阳,西安等十座城市通过网络的形式举办。下面我宣布发展和繁荣中国建筑文化,寻找中国好建筑科普活动正式开始。 下面我们有请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徐宗威先生讲话。
【 徐宗威】:尊敬的朱雪芬部长,尊敬的杨处长和文推同志,还有尊敬的在座的各位嘉宾,还有尊敬的来自北京很多的设计团队的专家和学者,大家下午好!

今天这个活动是按照中国科学的要求,我们搞的一次科普宣传活动,中国建筑学会接到中国科普的文件之后,应该说对这个活动非常重视,我们按照中国科学文件的要求做了认真的研究,认真的准备,制定了工作方案,提出了今天这样一个活动的主题,就是寻找好建筑。 今天这个科普宣传活动在北京举行,同时刚才我们秘书长讲了还要在广州、重庆等十个城市同时举行这个活动。举行这个活动的主要的意义或者是目的,我觉得是处于这么几个考虑,或者说我们确定为什么要确定这样一个主题,叫寻找一个好建筑。我觉得有几个考虑,第一,我们想认真的贯彻中央的精神,大家都知道去年年底中央召开了十七届六中全会,这一次会议中央做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决策,那就是文化强国。中央在决策当中提出,全党和全国人民都要提高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我们觉得中国建筑文化应该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家都平时老说建筑是凝固的历史,凝固的艺术,实际上我觉得建筑更是凝固的文化。 中央提出来走文化强国的道路,我们觉得这个战略作出是非常及时,也是非常必要的。为什么这么讲呢?因为大家都知道,改革开放三十年,我们中国在经济上确实有了长足的发展,我们的GDP水平去年已经达到47万亿,改革开放初期的时候我们的GDP也就是2-3千亿的规模。经济上确实有了长足的发展,目前我们已经是全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仅仅是经济上发展,应该说还不够强大。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定要在经济上强大,军事上强大,更重要的我觉得还是应该在文化上强大。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定要有自己的精神,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文化。 建筑我觉得作为一个重要的文化载体,所谓好建筑实际上就是凝聚了我们国家诸多方面的优秀文化这样一个典型,一个缩影。所以寻找一个好建筑,塑造一个好建筑实际上就是为了贯彻中央的精神,怎么样做好发展和繁荣中国建筑文化的一个工作。 第二个原因,确定寻找一个好建筑,也是出于当前中国建筑的现状这么一个情况,在中国建筑现状当中,大家可能都有感受或者说对中国建筑发展的现状既满意又不满意,既满意是因为我们改革开放三十年,我们确实建立了大量新房子,每年20个亿平方米,到处是新房子,到处是新的街道,到处是新的城市。但是不满意的地方,就是我们的建筑千城一面,文化缺失,缺乏特色,高大奇异房子比较多,过份追求建筑形式,建筑装饰的房子比较多,这是我们非常大的一个遗憾。 当然了,我一直在说这么一个观点,我说还有一个遗憾,就是我们虽然建了那么多新房子,但是我们没有形成我们中国当代的主流的建筑形式和风格。所以我们也需要去塑造和寻找好的建筑,在中国建筑的发展道路上有所引领,有所指导。 第三个,我们确定这个主题叫寻找一个好建筑,也是为我们中国建筑学界的各位学人,也是为了全社会,社会公众怎么样去了解,到底什么是一个好的建筑做铺垫,做宣传。特别是对我们学界的学人来讲,对我们的建筑师、工程师来讲,我们说寻找一个好建筑,实际上也是在给大家一个提示,希望我们学界的各位学人能够朝这个方向去努力,这是我想说的一个意思,就是说我们之所以确定寻找一个好项目,这么一个主题,主要是要贯彻中央的精神,要针对我们建筑发展的现状做出某种示范和引导。同时也是给全社会一个科普的知识,到底什么是一个好的建筑,因为在中国跟国外有点却别,国外很多国家从小学就有建筑课程,就告诉小孩子什么是一个好的建筑,什么是一个节能的建筑,中国是上了大学以后读了建筑学专业,恐怕对建筑才有比较多的认识和了解。所以我们中国的社会公众确实对好建筑不是很了解,甚至在某些城市里面,社会公众无异味所谓高大奇异的房子就是好建筑,所谓玻璃房子就是好建筑,其实不然。 今天讨论这个话题叫寻找一个好建筑,到底什么叫好建筑,今天上午有媒体也提了这个问题,讨论这个问题,寻找一个好建筑,你们认为什么是好建筑,用什么标准去衡量,什么样标准是一个好的建筑。我觉得这个问题真的是绕不过去,绕不过去才需要我们各位专家、各位嘉宾在这里研究和讨论,能够给我们的社会公众一个明晰的正确的这样一种判断。我在这抛砖引玉,我说出我的想法,什么是一个好的建筑?第一条,我觉得应该是方便生活的,什么叫方便生活的呢?就是一个建筑,一定要满足人们在生产、生活方面的需要,而且让它感到方便。大家不管是生活也好,工作也好,或者是其他方面的需求,能够得到很好的满足,很适当的很好的满足使大家生活工作很方便,这是一个标准。 其次,自然生态,什么叫自然生态呢?我觉得我们现在的很多建筑过多的依赖于机械和电脑,我们过去很多建筑都是利用自然条件,自然的建筑物理方法来解决很多照明,采暖或者叫做制冷,通风等等这样的功能,这样的需要。但是现在不一样了,现在我们是过多的依赖于能源和机械,我们现在很多大型的超市,大型的饭店,大型的写字楼通通都是包起来的,完全靠空调系统,靠我们的电能电光系统。实际上我们过去的传统建筑文化当中有很多自然的做法,想饱暖可以把墙体做厚一点,想通风可以把窗户多开两个对流,想防潮可以把房屋的基础做的高一点,很多自然的方法实际上很好的解决了这些问题。所以我说什么是一个好的建筑呢?一定是自然生态的,在我们的房间里面,我们应该是举目望去至少能够看到绿色,能够看到树木,能够看到山脉和河流。 节能减排和节约资源的,我们现在很多建筑确实过多的依赖能源。但是从节约能源的角度来讲,如果你的建筑几百平米,上千平米的空间,你没有这种照明系统,不可能。如果我们的建筑,比如说做的很高,几十米,几百米,你要开窗户确实都很危险。要想讲建筑的节能减排,我觉得最根本的还是尽量少做高大奇特的建筑。 具有艺术品质。建筑首先是一个公共艺术,而且它是强加给社会公众的,不管你喜欢还是不喜欢,他都放在城市里面。作为建筑师,作为建筑的工程师,要努力的去探索符合中国文化习惯的或者说符合中国人文化习惯的这样的审美的作品。要让我们的城市,让我们的建筑充满这种艺术美感,也让我们的建筑能够具有民族特色,地方特色和时代的特征。我要说的就这么几句话,谢谢各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