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建筑要闻 查看内容

让·努维尔中标中国国家美术馆新馆

2012-8-29 00:00|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362| 评论: 0

简介:法国建筑师 让·努维尔 中标中国国家美术馆新馆。 近日,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向记者确认,中国国家美术馆新馆项目由法国建筑师 让·努维尔 获得。这意味着,又一座中国的国际性建筑将由国外建筑师 ...

法国建筑师让·努维尔中标中国国家美术馆新馆。

近日,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向记者确认,中国国家美术馆新馆项目由法国建筑师让·努维尔获得。这意味着,又一座中国的国际性建筑将由国外建筑师操刀主持设计。2008年至今,对城市公共建筑的“国际风”现象的讨论,因一座座巨大建筑的诞生,几乎从未停止过。现象背后,国际建筑师的设计会给我们的城市带来怎样的变化呢?

中国的国际性建筑是国际建筑师的试验场,这样的论调在近年越来越多被提及。最近的一次,是前几日中国美术馆新馆方案的敲定。有人注意到:这个继北京奥运一批国际性建筑之后最大的公共建筑设计,再次落入西方建筑师之手;而在中国美术馆新馆招标中,最终入围的四个方案中,没有一个是中国本土建筑师的作品。

中国国家美术馆新馆的竞标结果,再次强化了“国际建筑师试验场”的印象,但毫无疑问的是,中国美术馆新馆会成为一个话题建筑和明星建筑,它将是又一座位于北京中轴线上的地标。

根据“国际建筑大师———明星建筑———地标”这样的逻辑推演,就可以推测,中国政府为什么偏爱选择国际大牌建筑师的方案,首先是更具话题效应,而中国建筑师在这个方面没有太多办法帮助到他的甲方。再加之中国建筑师和国际大牌建筑师竞争时,履历表的厚薄差异明显,政府选择有丰富设计经验和大量代表作品的建筑师,会比选择本土建筑师的风险更小。

有人说,中国政府将大量公共建筑交给国外建筑师,体现出了中国的开放和自信,但如果从风险评估上来看,将地标建筑交给中国本土建筑师来做,更需要勇气和胆识。如果一个建筑搞砸了,或许会有来自上级部门的质问,民众的嘲讽也会让他们感到压力。尽管国外建筑师主持的设计,同样也有可能招致调侃和嘲讽,但那毕竟是出自国际建筑界的老字号之手,即使有负面评价,也还会有更多的人给出好评。

如果选一个国际建筑师,既有话题效应,又能出色地完成项目的设计,何必去冒险让本土设计师一试身手?并且各级政府都在花钱,高昂的设计费对他们而言,并不是太大的问题。官员们应该也意识到了,这样的地标建筑要存在几十年、上百年,它们会改变这个城市的景观,采用更稳妥的方式,符合公务员的做事风格。

以下为该项目的其他信息:

【2012年2月新闻】国家美术馆新馆最后一轮公布 三位普利兹克获奖者入围

【视频】中国国家美术馆新馆方案——朱锫设计

中国国家美术馆新馆方案——OMA设计

国家美术馆方案——张永和设计

马岩松方案

马岩松方案

马岩松方案

UNStudio方案


弗兰克·盖里方案


弗兰克·盖里方案

莫瑟·萨夫迪方案

扎哈方案

收藏 邀请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