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鸿业科技王晓军:填补BIM在中国的空白
7月19日,鸿业科技董事长王小军接受了筑龙网采访。他就BIM技术在我国的发展、BIM全专业解决方案软件的推出和鸿业科技与探索者之间的合作回答了问题。 关于鸿业 王晓军介绍到鸿业科技成立于1992年,至今已有20年的历史,几位创始人都是来自建筑专业人士,如他本人就是给排水设计师。正是因为这种人员构成,所以鸿业科技对设计者和设计院的实际需求非常了解。公司现有二百多人,总部位于北京,分设上海、洛阳三个分公司,鸿业科技先后推出了多种软件,涉及市政管线、总图、给排水、日照分析等多个专业,分为工业建筑、民用建筑、市政工程三个门类。
本次鸿业推出的软件,基于Autodesk公司推出的Revit技术,是一个包含设计阶段全专业的方案,是国内第一款该类型软件,也是国内第一个基于BIM技术全方位解决建筑设计设计过程的方案,填补了国内BIM软件方面的空白。在BIM阶段,设计院更关注的是不同专业之间的配合与协同共享,本方案正式为了结局这一问题应运而生。在建筑设计、结构设计、水、暖、电,五个专业中,鸿业完成了建筑设计、水、暖、电四个专业,探索者完成了结构设计专业。 BIM讲究的是工程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因此软件设计需要全专业的设计,只有全专业的设计,才能够做到信息的共享。本款软件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很好的解决了设计中不同专业的协同问题。
鸿业科技在过去的二十年中,做的多是二维软件的开发。看到了BIM在未来的发展前景之后,鸿业科技在2008年开始投入BIM软件的研发。当时组建了BIM研发小组,经过多次比较,决定以Autodesk公司的Revit为平台尽心研发。选择Revit的原因是推出的Autocad在国内的广泛推广和Autodesk公司在BIM方面的推广力度。在研发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困难,BIM是一种三维的思考方式,不能用平时惯用的二维的思考方式来思考,观念的转变是BIM软件开发的第一道难关。另外,原来的软件都是针对一个专业,而这个软件是一个全专业解决方案,隐私要有协同和共享的思路来思考问题。BIM软件设计的方面很多,不是一家公司的力量能够完成,需要多家设计公司联合起来,各自发挥所长配合完成。在款软件的设计中鸿业科技和探索者就采取了合作的方式,分别完成了自己擅长的部分,完成了全专业的解决方案。
关于BIM在国内的发展,王晓军认为这与国外有很大差别。国外的BIM发展主要有民间开始,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发展模式,发展得比较早,现在已经相对成熟,政府发挥的作用不大。而在国内,政府相关部门在大力推动BIM的发展,现在很多国内设计院都在做BIM方面的研究,因此BIM在我国发展的速度很快。现在国内和国外BIM的应用差距并不是很大,只不过国内工程实例少一些。因此王晓军相信国内BIM的发展和应用前景将非常好。
对于BIM的前景问题,王晓军认为BIM技术在今后的建筑行业中将成为发展的主流。现在使用BIM的人越来越多,BIM程序的方便性也越来越强,虽然现在三维设计相对来说比较复杂,但是他相信在不就得将来三维设计将得到简化,甚至比二维还简单。
在本次软件的开发中,鸿业科技与探索者强强联手,完成了研究过程。鸿业科技与探索者的合作首先基于对对方的熟悉。经过多年的交流,两家公司在均对对方具有很强的认同度。在专业方面鸿业科技与探索者具有很强的互补性。探索者对于结构软件的开发具有很强的优势,而鸿业科技则擅长于建筑和水暖电软件的开发,两家公司具有很强的契合性。这两点构成了双方合作的前提。而这次合作中最重要的,还是双方对于BIM在中国发展的看法的一致性,都对BIM的应用很有信心。理念相同、专业互补和相互认同,因次双方开展了本次合作。 |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