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成长的力量】名师专访汪孝安
汪孝安:是金子总是会发光的 【寄语青年建筑师】:只要有真才实学,就不可能被埋没。厚积薄发,是金子总是会发光的。 汪孝安:国家勘察设计大师,上海现代设计集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首席总建筑师
【关注成长的力量】:请问在您看来对于青年建筑师,他们身上的一种什么样的品质您认为是最重要的?并且这种品质能够帮助他们在今后的设计工作之中取得成功? 【汪孝安】:我觉得是踏实。实际上建筑师是一个很辛苦的职业,要付出很多的艰辛才能有所收获。如果你心情浮躁,那就很难成为一个比较好的建筑师,所以首先你要沉得住气。
【汪孝安】:初次踏入工作岗位不要在意做什么工作,工作是否重要,方案创作也好、做施工图也好、做其他辅助性的设计工作也好,都是必须的,都是需要去经历和体验的。开始做的可能都是辅助性的工作,那也不要去抱怨。
【汪孝安】:我们算是过来人,在设计院里,我觉得青年建筑师想做一些东西我觉得都是应该理解和鼓励的。我们要求他们要踏实工作,不要太计较眼前的得失,但是作为设计单位,还是应当给青年建筑师创造一些空间,一些他们可以自由发展的空间,发挥他们聪明才智的空间。青年建筑师思想比较敏锐,他们对于新建筑的发展和一些新的技术、新的设计理论都是比较敏感的,我们要做的不是去打磨掉这些棱角,而是要鼓励他们发挥他们的所长。所以我觉得在引导青年建筑师沉下心来,化时间去打好基础的同时,需要为他们多创造一些适合发展的宽松的环境。
【汪孝安】:应该都可以的,这不是单一的。比如说我们可能会找机会让青年建筑师加入到某个方案的创作小组里,而不是说就是把你扎在施工图里面三年、五年而不接触方案或者反之,这都对培养一个更为全面的建筑师不利,还是要两者兼顾,使他们有机会了解项目实施的全过程。
【汪孝安】:你讲的很对,实际上建筑师还是有不同的成长的路径。有些建筑师可能悟性比较高、方案创作能力比较强,那么我觉得除了方案创作能力外,还可以培养他的项目实施能力如项目全过程掌控的能力、对外的协调能力和专业技术协调的能力等,这样的建筑师可能将来就会成为一个创作型的建筑师。而有些建筑师方案能力可能相对弱一些,但是他可能比较沉得住气,能够把一个项目有始有终地实现好,协调能力也比较强,这类是实施型的建筑师,实际上我们大量需要这样的建筑师。还有一部分建筑师,可能他对某一项技术特别感兴趣,比如说建筑细部、幕墙、参数化建筑设计技术、绿色建筑技术等,或者在某一种专项建筑设计领域有所建树,我觉得这样有专项技术特长的建筑师也都是我们需要鼓励的。
【汪孝安】:我们在挑选毕业生的时候,过去会有考试、面试,而我个人认为实习是一个比较好的途径。实习是双方了解的一个途径,是一个双方熟悉的过程,我觉得这个也是一个比较好的从学校过渡到设计单位的过程。他如果觉得工作氛围或工作机制不适合个人的发展,那他可以另外做选择。而设计院也是如此。比如设计单位需要的是能够安下心来做施工图的,那么他们可能会倾向于找相对比较沉稳一点的,而不必太看重方案水平;而如果刚好需要创作型的建筑师多一些,那么可能更注重创作能力。我觉得都是可以通过实习来相互考察的。
【汪孝安】:是的,将来工作还有个团队相容性的问题,所以事先的相互了解很重要。 【寄语青年建筑师】:只要有真才实学,就不可能被埋没。厚积薄发,是金子总是会发光的。 |
会员评论